關鍵詞:
台灣網>今日推薦

順豐裁員風波再起 業內稱或因利潤下滑資金鏈緊張

2015年12月30日 07:10: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一向低調的順豐速運及其創始人王衛似乎再也“低調不起來了”。

  近期,諸多順豐員工爆料稱,順豐總部正在大批裁員,“所有入職不到半年的員工,全部裁掉,並且裁員延伸至一線員工”。

  有前順豐員工向《證券日報》記者爆料稱,順豐早在今年“雙12”之前就開始了大批裁員,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公司就陸陸續續在裁員,‘雙12’前開始技術部門被裁員20%,其他部門被裁員30%左右,而這一次裁員更是延伸至一線員工。”

  針對裁員一事,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陳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此次是根據員工的考核標準實行末位考核機制,並伴有員工換崗的方式調整,“主要是希望在公司快速發展中,提醒員工加強自我修煉,跟上企業變革的思想,跟上腳步”。而對於裁員的具體數額和比例,其並未透露,但卻承認“今年的裁員幅度確實比往年有所增加。”

  順豐陷裁員漩渦

  12月27日,有消息稱順豐總部開始大幅度裁員,並且此次裁員是順豐繼供應鏈、商業、倉配、國際事業部後第五次裁員。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順豐的裁員計劃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了,並且在今年“雙12”之前順豐就已經開始了大幅度裁員,裁員部門從技術部門到其他各個部門都有涉及,從具體裁員比例來看,順豐技術部門裁員幅度為20%,其他部門幅度大概達到30%。

  但這一數字未能得到順豐方面的確認。

  對此,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順豐新進的大學生年底被裁,除了有自己表現上的問題外,順豐對新人的培養和包容度也有值得探討之處。

  而“雙12”前順豐的裁員讓順豐在實際快遞業務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據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謝姓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雙12”期間她在網上購買商品,商品雖然商家包郵,但她希望早點收到貨物,提出加錢用順豐快遞。

  上述位於上海的商家選用了順豐特惠發出該貨物,第二天就從上海到達北京,但在北京卻足足等了三天,謝女士表示“看訂單物流詳情顯示,第二天到達北京順義區後,快遞隨後到了通州區,然後才顯示到了其所在的朝陽區,在北京足足走了三天,至到第五天下午才收到貨物。”

  隨後其致電順豐官方客戶電話,得到的説法卻是:順豐特惠送貨時間是三天到五天,雖然在第五天下午收貨,卻在時間期限內,因此沒什麼問題。而對於謝女士質疑其快遞為何在北京停留了三天才送來,並且途徑三個區,客戶人員並且給出合理解釋。

  對此,前述順豐公共事務部陳歡表示,出現上述情況可能是屬於特殊情況,平常順豐的快遞分派都是按照固定流程在走。

  而根據順豐速運官網顯示,順豐特惠是順豐旗下寄遞非緊急物品而設計的經濟型快遞服務。“中國大陸地區互寄的時間為兩天至三天,部分偏遠地區加一天至兩天”。

  或出於資金問題

  先前順豐以一家快遞公司的品牌印象為外界所知。但隨著順豐身上帶有網際網路印記的標簽愈來愈多,版圖越來越大,它的面目也越來越模糊。

  對於順豐速運此次大手筆裁員的原因,有業內專家表示,有可能與公司利潤下滑並且公司多版圖擴張資金鏈緊張所致。

  據了解,最近幾年順豐業務觸角伸向多項領域,在快速佈局快遞、電商、物流之後,順豐還試圖在金融領域加速開疆辟土,順豐的金融平臺——順銀金融成立。

  順銀內部員工向《證券日報》記者稱,順豐裁員也波及到了旗下的順銀,並且在業務模式上公司還處在摸索階段,“公司明年打算轉型To B模式”。

  此外,今年中期,一向單打獨鬥的順豐還聯合申通、中通和韻達一起投資5億元成立了“豐巢科技”,與阿裏旗下的菜鳥網路平臺直接競爭。

  而順豐多次擴展自身業務鏈也讓其資金鏈吃緊,可以作證的是,一向聲稱不缺錢的順豐,也開始陸陸續續引入資本方。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多版圖外,順豐旗下耗資約10億元打造的“嘿客”門店也在持續虧損中,官網域名“sfheike.com”現已無法訪問。

  順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不太願意對媒體過多介紹“嘿客”店的情況,只是表示,雖然,目前全國仍有許多“嘿客”店仍處於虧損狀態,但順豐也並未打算放棄“最後一公里”的佈局和服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順豐一直對外聲稱不差錢,也不打算上市融資,但也扛不住如此“花費”,按照順豐還持續開展海外快遞業務的規劃,如此大手筆裁員或為緩減資金面緊張局面。(本報記者 劉斯會)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