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作家曝工人私賣600年前中都皇故城磚 官方:未發現

2017年05月17日 08:16:42  來源:法制晚報
字號:    

  被認證為百家講壇主講人、作家張宏傑昨日在微博爆料稱,位於安徽鳳陽的明代中都皇故城遺跡修繕中工人倒賣城磚,將真古跡修成假古跡,修好的古城像“農民的新居”。

  對此,國家文物局表示,當地已暫停施工。鳳陽縣委宣傳部回應稱,現場是正在進行的東華門門券殘缺隔墻維修工程,未發現倒賣城磚的現象。在整個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過程中,各項方案均按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後實施。

  爆料 作家稱工人私賣明代中都皇故城磚

  昨天下午,作家張宏傑一篇《這不是在維修文物,這是在毀滅文物》引起眾多網友關注。文章稱,在鳳陽明代中都城的遺跡參觀時,遇上中都東華門遺址維修,沒想到維修工人維修的方式是用電鑽把完好的舊磚一塊塊起掉,換上新磚,把真古跡修成假古跡。

  張宏傑稱,自己到現場後,工人們以為是買古磚的,問其要洪武哪年的,説如果是有刻字的要幾千元一塊。維修現場的工人們把舊磚,拆得如同小山,從裏面挑有刻字的,然後把文物外面砌上一層新磚,修得如同農民的新居一樣。

  法晚記者看到,該篇文章下方還附有9張圖片和一條18秒的視頻連結。圖片顯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故城東華門角臺正在維修,現場堆有大量磚塊。視頻中一位工人使用電鋸剔除城磚並將其隨意扔在腳下。

  截止發稿時,該篇文章轉發已經過萬,其中知名主持人崔永元評論稱“你信不信,朱元璋住裏面也照拆不誤”。

回應 未發現有倒賣城磚的現象

  昨晚,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稱,已注意到該情況,要求省相關部門儘快核實。當地已暫停施工,後續核查情況將第一時間向公眾公佈。

  今天淩晨,安徽鳳陽官方回應稱,博主張宏傑所述現場是正在進行的東華門門券殘缺隔墻維修工程。視頻中用電鑽的場景是在剔除破損、鬆動城磚。因為東華門門券坍塌毀損嚴重,根據設計單位意見,需要剔除破損、鬆動城磚,再對殘缺部分進行修補加固,由於部分已經鈣化的漿料及城磚非常堅硬,鏨除困難,所以工人使用了電鑽對殘缺城磚、漿料進行剔除。

  博主的文章中指出刻字的磚要幾千元一塊,經核實,是當時遊客和現場工人閒聊稱要拍攝中都城的帶字城磚,其中另一位工人插話向遊客吹噓字磚的字號和所謂的價格,炫耀城磚價值,並沒發現有倒賣城磚的現象。

  博文配發的舊磚堆照片,也不是從城墻上扒下來的,大部分是從老城棚戶區改造拆除的破舊房屋、圍墻及皇城內部分居民房屋圍墻拆遷後收回的城磚。文物部門對所有完整且刻有文字的城磚均進行了收庫保護,對部分殘缺且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城磚提供給施工單位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業主單位按規定在現場派駐了工地代表監督施工,視頻拍攝時,監督人員也在現場。

  安徽鳳陽官方稱,在整個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過程中,各項方案均按照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後實施。

  價值 明中都皇故城迄今600餘年 被讚東方巴比倫

  法晚記者了解到,明中都皇故城位於鳳陽縣城的西北隅,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發祥地鳳陽所營建的一座卻于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為顯示其新王朝的威勢,開始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伕等,數以萬計,大興土木,在鳳陽營建中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以《宮室圖》為模本,設置“行工部”,其“規模之大、規制之盛、工藝水準之高,實冠天下”。

  六百餘年來,中都城建築幾經蒼桑,但察其規模佈局和遺物、遺跡仍十分壯觀。有關專家、學者對其遺址都予以高度評價,已故安徽師範大學教授盧村禾稱讚明中都故城為“東方巴比倫,明代第一流”。

  據新華社安徽分社黨政客戶端消息,鳳陽縣明中都皇故城于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正式公佈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將其定位為明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型遺址公園,總面積382.30公頃,總投資約12.7億元。2015年開始對明中都皇故城遺址中軸線包括但不限于奉天殿遺址、東南角樓遺址、宮城城墻、城內道路等開展相關的考古發掘工作。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