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沃爾瑪北京繼續關店 大賣場受困租金

2017年02月28日 08:16:04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沃爾瑪關店 大賣場受困租金

  大賣場“關店潮”2017年或將繼續推進。位於新一城購物中心的沃爾瑪望京店27日被曝出即將閉店,記者在現場看到,賣場內部分貨架已缺貨,工作人員透露即將關店。而這家沃爾瑪關店的原因,與此前沃爾瑪大郊亭橋店的關停如出一轍,工作人員透露,租金過高,物業糾紛致門店關停。但業內人士也指出,商家衡量門店發展的指標是相對的盈利能力而非絕對的租金數據,此番沃爾瑪關店或對應著沃爾瑪業績的下滑和大賣場前路繼續下坡。

  即將閉店

  “還剩下什麼就拿點什麼吧。”沃爾瑪望京店一位工作人員在回復消費者尋找商品的問詢時説道,“就這些東西了。”27日有網友爆料稱沃爾瑪望京店因物業糾紛即將撤離。

  與大多數購物中心中的大賣場不一樣,新一城購物中心的沃爾瑪超市是在購物中心的二、三層,二層為購物出口,三層為購物入口。記者從二層無購物通道進入超市,在通道處並無異常,但進入到超市內部後,記者注意到,已有大量貨架處於空置或只有少量商品的狀態。醬貨、面點區域幾近全空,對於消費者詢問補貨情況,工作人員表示,“沒有的商品不會補貨,超市這兩天就要關門了”。

  但對關店一説,沃爾瑪方面則表示尚無消息,沃爾瑪對外媒體關係部的李小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沒有接到任何撤離的通知,現在超市還是處於正常運營狀態的,關於進貨的問題我們不能透露更多的消息,而撤店的市場傳言我們不予置評。”

  記者根據商品供應這一線索繼續探查,在北京超市供應協會會長姚文華處也得到了一些線索。姚文華告訴記者,關於望京沃爾瑪的供應問題,他也聽説了很多傳言,有的供應商説不供貨了,有供應商説擔心退貨就減少了供貨,但實際上還是供貨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與超市內顧客稀少相對應,新一城購物中心人流量也比較小,也或是工作日的原因,購物中心內僅有少量老年顧客。

  物業糾紛屢致閉店

  而對於關店的原因,工作人員給出的説法與此前網曝原因一致,租金上漲,沃爾瑪與物業之間産生糾紛。

  儘管沒有向記者確認該沃爾瑪門店關停的消息,但新一城管理辦公室推廣部的一位楊女士告訴記者,尚未接到沃爾瑪撤離的通知,準確資訊還需看沃爾瑪的公告,但目前推廣部已經上報了多種方案。在記者追問未來如果沃爾瑪真的撤離由哪個方案來填補沃爾瑪的空缺,楊女士則表示並不清楚。

  記者在超市採訪中遇到一對稱原先生活在附近小區且常在沃爾瑪購物的母女消費者。消費者告訴記者,在兩年前超市的貨梯就停運了,且夏天超市不開空調,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並不好。尤其是空調問題,消費者投訴多次但均未得到解決。記者就此事也詢問了上述新一城管理辦公室推廣部的楊女士,楊女士表示,電梯是一直在維修,空調的情況則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沃爾瑪在大郊亭橋附近的一家店此前也是因物業糾紛關停。

  按照沃爾瑪去年初公佈的戰略調整計劃,一段時期內可能還將有沃爾瑪關店的消息。去年初,沃爾瑪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269家店舖,其中海外市場115家,而根據去年中的公開資料,中國在沃爾瑪的版圖中為全球第四大業務區。在之前沃爾瑪對2015年業績下滑的總結中,提到中國市場表現不佳,業績下滑是關店首要原因。據沃爾瑪財報數據,截至去年1月底年度營業收入下滑0.7%,凈利潤同比下降7.2%。

  據悉,去年沃爾瑪在中國就曾關停了山東和安徽的多家店舖。而就最近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沃爾瑪去年的調整成效還沒有明顯的數據表現。截至2017年1月31日的四季度,沃爾瑪總營收為1309.36億美元,同比增長1%;營業利潤為62億美元,同比下跌6.6%。而在美國外的其他地區,四季度凈銷售額同比下降5.1%,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9%。

  區域陷關店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位於新一城購物中心沃爾瑪望京店所處位置商圈或大型超市關門頻繁,甚至有説法稱此處已成為商業“萬死地”。有公開資料顯示,望京區域的華堂商場、卜蜂蓮花也已于2014年撤離。

  國內零售業在過去的兩三年內一直呈現“大衰小盛”狀態,大賣場業態衰退,便利店、水果超市、生活小百貨等小業態生長勢頭迅猛。

  對於望京這一怪圈效應,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指出,大趨勢是主因,其次,在區域表現上會因為區域特點而出現一定的特徵。望京區域已有發展比較成熟的凱德MALL,新商圈或相對老化的商圈發展不易,加上近年來商業環境逐漸成熟,租金水準逐年攀高,成本收益難抵的情況下,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這樣的大型商業單位。此外也有業內人士針對望京商圈人流特點給出了另外一個側面原因,望京寫字樓多,大量白領只是工作區域在望京,基於生活消費需求的賣場很難享受到這部分人流帶來的經濟效益。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黃江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社區商業的發展,大賣場的優勢已逐漸暗淡。便利的社區商業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大賣場較大程度滿足生活需求的功能,且類似生鮮店、糧店等小的專業店能夠根據社區生活水準及時調整,而大賣場則仍以大眾消費為基準線,不如小的專業店有針對性的優勢。

  此外,類似服裝、小家電、雜貨等毛利相對較高的業務又在很大程度上被電商分流了。而大賣場或也察覺到了這種趨勢,家樂福推出了便利店品牌Easy家樂福,且已成立了專門的公司來促進便利店業務的發展。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