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馬雲馬化騰都説好的郵儲銀行 盈利能力其實一般

2016年09月20日 09:55:53  來源:東方財富網
字號:    

  9月19日,距離公開招股結束還有一天時間,據智通財經了解,中國郵儲銀行全球發售已獲2-3倍超額認購。以其體量和目前的市場狀況,有此成績也頗為難得了。

  據智通財經了解,中國六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其他五家均已登陸A、H股市場,唯獨中國郵儲銀行姍姍來遲。不過也因此,不管是機構還是“小散”,對於這單“今年全球最大IPO”,大家都給予了充分關注。

  總體而言,這家以獨特的“自營+代理”運營模式著稱,分銷網點全行業數量最多、覆蓋最廣,且不良貸款率超低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本身,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這應該也是吸引諸多戰略投資者的原因。

  但是智通財經認為,就算郵儲銀行家大業大,連馬雲、馬化騰都説好,投資者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斷,比如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比如利息凈收入佔比過高等等。

  阿裏、騰訊等十家股東戰略入股

  本次IPO,郵儲銀行計劃發售121.1億股H股,每股發售價定於4.68至5.18港元,集資額約在570億到630億港元之間,成為繼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後,全球規模第二大的IPO.

  發售定於9月14日上午開始,預計9月20日中午12時結束,9月28日上午9時,以每手1000股H股在聯交所主機板交易。

  2015年12月,引入了瑞銀、中國人壽、中國電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螞蟻金服、摩根大通、FMPL、國際金融公司、星展銀行及深圳騰訊等十家戰略投資者。

  中國郵儲銀行共向十家戰略投資者發行116.04億股新股,投資總額共計人民幣約451.40億元,在全球發售完成前合計持有其已發行股本的約16.92%。

  及至IPO,鉅額募資又吸引了六家基石投資者,承諾認購共計93.36億股,將包攬約77.12%的集資額。

  其中,中國船舶將認購34.23億股,約佔總發行額17.55%;上港集團認購33.49億股,約佔17.17%;海航集團通過旗下Victory Global Group將認購10億美元等值股份,國家電網認購3億美元,中國誠通控股及長城環亞國際投資分別認購1.5億美元及1億美元等值股份。

  一季度凈利潤增長居六大行之首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6年3月31日,中國郵儲銀行資産總額、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為7.71萬億元、6.7萬億元和2.67萬億元,在我國大型商業銀行中分別位居第五、第五和第七位。

  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以截止2015年12月31日資産總額計,中國郵儲銀行在全球銀行中位居第22位。

  從智通財經獲得的六家大型商業銀行2016年一季度數據看,中國郵儲銀行的凈利潤增速位居首位,也是唯一個兩位數增長的。

  除了中國郵儲銀行之外,其他五家全部低於2%,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方才0.51%和0.59%。

  但是也要看到,中國郵儲銀行一季度營收是最低的,而且增速也僅僅0.18%。年化平均資産回報率(ROA)倒數第一的0.67%,以及並不耀眼的平均凈資産收益率(ROE)18.44%,讓凈利潤增速的光芒暗淡了許多。

  不良貸款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

  截止2016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中國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1%和0.78%,顯著低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1.73%和1.72%的平均水準;一季度撥備覆蓋率為286.71%,顯著高於同業154.73%的平均水準。

  從上圖的六大商業銀行一季度數據看,除中國郵儲銀行外,其他五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介於1.43%和2.39之間;撥備覆蓋率在141.21%和180.43%之間,甚至低於央行規定的150%的紅線。

  而中國郵儲銀行的則一直位於低位。招股書數據顯示,2013年度到2015年度,中國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51%、0.64%、0.80%;2016年一、二季度的則為0.81%、0.78%。

  總體而言,現在中國郵儲銀行雖然不良貸款率較低,但卻趨於走高。對此,中國郵儲銀行解釋稱,不良貸款率上升主要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部分小微企業客戶,以及零售客戶還款能力造成的不利影響。

  智通財經從招股書發現,截至2016年3月31日,中國郵儲銀行發放給製造業與批發和零售業公司借款人的不良貸款,分別佔公司不良貸款總額的45.2%和36.0%,為主要領域。

  相比不良貸款率的逐漸上升,智通財經發現,中國郵儲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在逐年走低:2013年度到2015年度,中國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82.94%、364.10%、298.15%,再到2016年一季度的286.71%。

  但是即便如此,考慮到數值較為健康,我們仍然可以認為,中國郵儲銀行資産品質明顯比其他五家商業銀行要好。

  分銷網點數量全行業最多、最廣

  憑藉“自營+代理”運營模式,中國郵儲銀行拿到了中國商業銀行中分銷網點最多、覆蓋最廣的“桂冠”。

  智通財經獲悉,截止2016年3月3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全部40057個營業網點中,有31756個為代理網點。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以每十萬人擁有網點數計,中國郵儲銀行在全國範圍內的網點密度為2.9個,顯著高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1.0個的平均密度。

  值得一説的是,代理網點已經成為中國郵儲銀行紮根縣域經濟的最大觸手,使其擁有龐大的零售客戶基礎,給其他業務增長帶來想像空間。

  數據顯示,中國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截止2016年3月31日,覆蓋了中國所有的城市,以及98.9%的縣域區域;個人客戶數達到5.05億戶,超過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數量龐大的代理網點,給中國郵儲銀行的個人存款業務代理帶來巨大蛋糕:截止2013年、2014年、2015年12月31日,以及2016年3月31日,中國郵儲銀行代理網點吸收的個人存款分別佔其個人存款總額的72.9%、73.1%、73.2%及73.6%。

  因此中國郵儲銀行在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中,擁有最高的個人存款、個人貸款和個人銀行業務利潤佔比。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及截止該日止年度,中國郵儲銀行個人存款佔存款餘額比例85.4%,個人貸款佔貸款額比例為49.4%,個人銀行業務對稅前利潤貢獻度為46.0%,高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45.6%、30.2%和30.1%的平均水準。

  這樣中國郵儲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開始凸顯:2015年付息負債的平均付息率為1.94%,低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2.08%的平均水準。

  依託廣泛的分銷網路及龐大的客戶基礎,中國郵儲銀行在金融産品分銷上能力不俗,例如自2011年至2015年,以當年新增保險規模保費計,其保險代理業務在中國銀行同業中位居第一位。

  成本收入比超60%或拖累財務增長

  數量龐大的代理網點,對中國郵儲銀行來説,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據智通財經了解,于全部營業紀錄期間,儲蓄代理費是中國郵儲銀行營業支出的最大組成部分。

  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以及截至2016年3月31日止三個月,中國郵儲銀行的儲蓄代理費分別為人民幣461億元、人民幣504億元、人民幣544億元及人民幣147億元,佔全部營業支出的45.4%、44.1%、44.0%及47.2%。

  龐大的代理費支出,使中國郵儲銀行在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分別達65.6%、60.9%及60.7%,遠遠高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同期31.0%、30.1%及29.2%的平均水準。

  利息凈收入佔全部收入近九成

  除了成本收入比過高會對盈利能力造成影響之外,中國郵儲銀行來自利息的收入過高,也給其抗風險能力帶來挑戰。

  業內人士透露,利息收入由於受利率變動和經濟週期影響很大,壞賬風險較大,如不良貸款率上升等等,所以很多商業銀行開始探索擴大非利息收入。

  智通財經查閱六大商業銀行一季度數據發現,非利息收入佔比最大的為建設銀行,達42.60%,其餘分別是交通銀行的39.27%、工商銀行的38.72%、中國銀行的35.24%、農業銀行的26.33%,郵儲銀行最低,僅為12.24%。

  回溯過去幾年,截止2013年、2014年、2015年12月31日以及2016年3月3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利息凈收入分別為1389.73億、1678.16億、1792.59億以及417.00億;利息凈收入佔全部收入比例分別為95.7%、96.5%、94.0%及87.8%。

利息凈收入比。jpg

  截止2013年、2014年、2015年度及2016年6月30日止,中國郵儲銀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67%、2.92%、2.78%及2.30%。

  對於2016年上半年凈利息收益率比2015年末持續下降,中國郵儲銀行稱主要是由於利息凈收入下降而生息資産的平均餘額持續增長所致。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