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格力在豫環保項目孕育五年終取消

2016年09月12日 08:38: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自7月16日起,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河南的一個月內,先後三次向鄭州市政府交辦群眾舉報的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公司的問題,舉報材料稱其“夜間焚燒垃圾,粉塵廢氣污染嚴重”。鄭州市政府三次做出回應:問題反映不實。

  這些情況在當地媒體公示後,引發熱議。從兩年前該項目規劃公示引發群眾強烈反對,到項目二期最終無奈取消,又到今天被連續舉報、政府回應“舉報不實”。為探究真相,《經濟參考報》記者前去採訪調查。而看到的,是因缺乏有效溝通帶來的鄰避效應,導致環保項目最終夭折的一場遺憾。

  環保項目頻遭舉報被叫停

  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鄭州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位於鄭州市高新區,主要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的拆解處理等業務。

  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健介紹,這個項目,主要處理“四機一腦”,即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腦。項目建設分為兩期,一期物理拆解項目于2014年6月投産。二期項目隨後在規劃局官方網站公示時,引起一些群眾的反對。

  之所以引來反對,主要是二期項目涉及濕法提取工藝。該項目位於鄭州市高新區,附近聚集了鄭州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等幾所高校,有大學教授指出,這個工藝涉及貴金屬提取,可能會污染周邊環境,並舉出廣東貴嶼鎮曾遭此嚴重污染的例子,引發群眾擔憂。隨後,諸多標題為“鄭州毒地”“最毒工廠”的報道屢屢見諸報端……

  “我們對這個項目的環保情況是非常有自信的。貴嶼鎮曾經的問題是由小作坊、工藝落後導致,而我們用的是先進工藝,完全能避免類似問題。而且我們已經通過了包含一期和二期項目的環評以及各種檢測、審批,也説明已經得到了認可。”劉健説。

  儘管企業有不同意見,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還是充分尊重民意,緊急召開會議研究,要求暫停該公司二期項目建設。

  此後,該公司對二期項目的建築結構、風險防範等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並於2015年6月在規劃局官方網站再次公示,但出乎意料的是,又一次引發了群眾的強烈反對。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再次召開會議。

  “連續兩次發生這樣的事,總公司統籌後,決定取消鄭州基地的二期項目”,劉健向記者遞來一份“關於公司二期貴金屬提取項目不再建設的説明”,落款是2015年12月。

  據了解,該公司的二期項目宣佈取消後,格力集團通過全國佈局的調整,已經將該項目移往其他地區。但對於河南來説,旨在有效回收電子垃圾、促進迴圈經濟、減少污染的環保項目,就此夭折。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缺少了這個項目,當地由於無法及時有效回收、利用電子垃圾而産生的污染,一定更加嚴重。

  項目五年孕育難結果

  從2010年通過發改部門同意備案,到通過環評驗收、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資格證書、被列入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錄,到2015年底二期項目最終取消,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5年多的辛苦孕育,最終未能結果。

  即使如此,對於該公司污染環境的舉報仍時有發生,直至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南一個月內,接連三次收到舉報材料。

  記者在該工廠周邊的住宅區採訪時,幾位居民的觀點不約而同:早上和晚上總能聞到一股怪味,也不知道是哪來的。聽説附近有家焚燒電子垃圾的企業,都懷疑是他們的問題。記者追問:“你們知道是哪一家企業嗎?去了解過嗎”,對方都表示“不曾了解,只是跟環保局反映過”。

  為了找到真相,記者8月16日特地在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內仔仔細細轉了一圈,看到原本規劃的二期項目建設用地仍滿是荒草,一期項目場內物品分類、整齊存放,沒有聞到異味,也沒有發現焚燒設備。鄭州市高新區環保局派來的駐廠監督員王軍凱説,該公司不做化學處理,沒有焚燒過程。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資源籌備專員張強説,“現在只保留了一期的物理拆解,完成後剩下的主要就是銅、鋁、鋼和塑膠,這都是我們用來銷售營利的東西,怎麼可能燒掉?”

  “那為什麼總有人舉報你們呢?”記者問到。對面的張強滿臉的苦悶,他説:“我們一直在檢討,商業競爭中不排除有複雜的因素,但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資訊公開、主動溝通做得不夠,導致群眾有誤解。”

  8月28日,鄭州市高新區環保局與該企業,聯合舉行“開放日”活動,邀請了附近小區的群眾到企業實地進行參觀,以期澄清不必要的誤會。

  參觀後的王女士對記者説:“看了之後我們才明白,這企業根本不焚燒垃圾,而且它離我們小區的直線距離超過3公里,氣味不可能飄那麼遠。”

  張先生的説法則讓人哭笑不得:“我一直以為,格力電子垃圾回收廠就在我們小區對面,來了才知道它原來離我們這麼遠……”

  如何走出“一鬧就停”困局

  近年來,因群體質疑污染問題,而最終“逼停”項目的事件呈現高發態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較大的環保類群體性事件至少有50起,而涉及的50多個項目,多數都已經被暫停或終止。

  如何走出此類事件“一鬧就停”的困局?

  業內專家和基層幹部普遍認為,不科學的決策過程很容易成為群體聚集的導火索。公眾對環境的要求和社會事務的參與度在提高,目前行政主導式的決策機制已經難以適應。立項、選址等工作前期沒有公開討論,項目招標、建設等程式沒有徵求公眾意見,封閉的決策過程無疑容易助長公眾的不信任情緒,引發強烈反對。

  一些受訪的環保系統幹部認為,群眾關注和參與環保工作的熱情逐漸高漲,説明社會的環保意識在增強,但環保在很多具體層面是專業的科學問題,一些群眾環保知識滯後於環保意識的現實,應該得到正視。如果政府沒有立場,完全被民意裹挾而導致錯誤的結果是荒唐的。在政府不斷優化工作方式方法的前提下,也希望群眾能夠理性發聲。

  也有學者提出,如果合法合規的項目需要有人去承擔環境成本,承擔成本的人理應得到受益者的補償,建議像徵地一樣,由專業機構對受影響地居民的損失進行量化統計,進行相應補償,這樣才能形成長效機制,來推動類似事件的進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單光鼐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化解“一鬧就停”尷尬,要先從溝通協商開始,耐心聆聽群眾聲音,切實考慮群眾利益,特別是在事前廣泛徵求民意,公眾要廣泛參與、充分討論,項目行不行要有激烈交鋒,最終達成共識。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