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暴跌 業內:合理引導富餘資金投向

2016年05月31日 09:23: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作為綜合反映實體供需形勢和市場情緒的“溫度計”,期貨市場的表現近期受到廣泛關注。今年4月份以來,鋼材、鐵礦石、焦炭等“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一路高漲,但在相關部門介入下又大幅回落,波動性風險已經暴露,不少普通投資者套牢其中。

  業內人士分析,這波上漲既有“去産能”背景下供需關係改善的市場因素,更有遊資炒作的成分。當前需警惕落後産能借機復産,避免大宗商品價格陷入暴漲暴跌的惡性迴圈,鼓勵實體行業企業參與改善投資結構,探索構建完善多層次的商品市場體系。

  暴漲暴跌集聚風險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漲跌起伏,市場投機氣氛濃厚,不利於市場長期穩定向好發展。”新湖期貨分析師秦加偉説。

  事實上,大宗商品價格從2011年見頂回落以來,過去幾年一直持續在底部徘徊。不過,去年底國內市場呈現反彈跡象。特別是在春節假期後,“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貨價格開始擴大漲幅,進入4月份連續漲停潮使得該月的鋼材環比漲幅一度高達30%。

  記者統計發現,4月,主要品種期貨價格大都連續漲停。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螺紋鋼期貨為例,螺紋鋼期貨主力1610合約漲幅達到了23.13%,近5個月以來的漲幅更是高達61%。該合約在4月21日的成交金額甚至超過了A股滬深兩市當日成交總額。

  此外,焦炭、螺紋鋼、熱軋卷板、鐵礦石等期貨商品今年以來價格漲幅高達50%以上。“黑色系”暴漲還帶動其他期貨産品整體走高,豆粕、玉米、雞蛋、澱粉等都曾經歷漲停。高盛分析師馬修·羅斯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近期期貨交易量激增,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鐵礦石數量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四倍以上,表明投機行為增多。

  大宗商品的瘋狂表現已經引起交易所和監管部門的警覺。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連下十幾道通知,通過調整有關品種的手續費標準、保證金水準標準、漲跌停板幅度以及對會員單位的風險提示等,為市場“降溫”。

  受此影響,鋼材、鐵礦石及焦煤、焦炭等品種隨後一度連續大跌,螺紋鋼期貨價格一週內最大下跌近9%,鋼鐵産業鏈跌幅最大的焦煤品種同期則大跌11%。

  但隨著投資者的擔憂情緒釋放,市場成交量降低,以及市場對未來供應短缺的前景預期依然樂觀,“降溫”後的期貨價格繼續表現強勢,主要品種繼續回升,焦炭期貨價格一度再次漲停。大連商品交易所方面也表示,儘管採取的一系列監管舉措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個別品種成交持倉比仍處較高水準,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從早、從緊、從嚴管好市場。

  遊資炒作身影顯現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周旭認為,這一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行情是供需面大幅改善帶來的價值修復行為。前期市場價格跌落過多,普遍低於中位成本線,致使相關企業盈利大幅縮水,甚至出現嚴重虧損,被迫削減投資和産量,致使供求關係逆轉,産生銷售價格向上的修復要求。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確有市場自我調節的背景。我國經濟一季度有回暖跡象,信貸政策寬鬆,刺激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此外,印度推出2.18萬億盧比投資計劃,主要聚集在鐵路和公路投資,同時推出多項重大改革,涉及外商投資準入門檻、減稅等。

  來自國泰君安的統計顯示,4月中上旬,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62%,其中一線城市同比增加2.9%,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分別增加88.4%和55.2%。從多省公佈的一季度數據看,成交面積和成交額大都呈現上漲,不少城市漲幅在20%以上,對大宗商品價格有帶動作用。

  不過,記者發現,市場上頻現“一大撥私募正從股市轉戰期市”的議論。來自行業網站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月15日至22日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期間,管理期貨策略的私募基金最多賺到了近25%的收益。

  當前大宗商品市場不乏遊資炒作的身影。恒泰期貨副總經理江明德説,一些投機的資金已經入場,再加上國內資本市場易受情緒影響,一旦某一市場的標的受到追捧,投資者都蜂擁而至。

  弘業期貨金融研究院院長諸艾也認為,此輪“黑色系”商品暴漲行情主要是來自遊資驅動,部分資金很可能源於股市。在資産荒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在前期大跌後已形成相對的價值洼地,吸引大量資本流入。

  炒作對大宗商品市場穩定性的影響顯而易見,更值得警惕的是,仍有大量投資者接踵涌入,這種風險將會向普通投資群體蔓延。

  多家受訪的期貨公司反映,近期期貨市場新開戶數平均增長約30%,交易量也有所放大。但由於新進入者散戶佔比較高,整個市場參與者的資金量擴容要遠遠小于開戶數。“一些休眠賬戶在激活,一些新開戶的投資者也還沒有開始交易。”上海中期副總經理蔡洛益説。

  合理引導資金流向

  大宗商品暴漲暴跌將帶來多重風險。一方面,部分低效産能可能借這波行情“死灰複燃”,使本就艱難的去産能過程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推動國內PPI(生産價格指數)上漲,造成“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國內PPI的變化主要是由生産資料價格的變化所引發,這其中又以“三黑一色”産品為主,即石油、水泥、鋼材以及有色金屬;大宗商品上漲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升物價,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業內人士建議,當前應重視期貨價格信號反映出的經濟形勢變化,警惕投機氛圍加重,合理引導社會富餘資金投向,避免情緒化衝擊各類資産,關鍵的是需警惕過剩、落後産能借機復産,加重後期去産能、去庫存的壓力。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建議,當前仍應努力健全資本市場,完善期貨市場發展,積極探索構建完善多層次的商品市場體系。期貨、現貨兩個市場要聯動起來,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中不斷創新手段與方式,從而給實體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援和幫助。

  參與期貨市場創建的專家常清説,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自身的基本面支撐,經濟形勢改善帶動了需求的回升。我國期貨市場的散戶佔比仍舊較高,他建議鼓勵加大實體企業的參與力度,使價格的信號更具有代表性。這一方面有利於降低投機的成分,避免價格的大幅波動,另一方面可以使市場的參與者更廣泛,交易出的價格信號也更具有宏觀、行業的指導意義。

  當前,應警惕大宗商品價格由於短期漲幅過大過快,陷入暴漲暴跌的惡性迴圈。據市場人士分析,當前有相當高比例的鋼材和鐵礦石期貨交易是散戶投資者進行的,而不是用期貨市場作為對衝的基本生産商和消費者進行的,大量泡沫正在“聚集”。政府及行業部門在出手“降溫”的同時,還需儘快向普通投資者作出充分的警示,理性對待大宗商品投資,避免出現大量投資者被套牢。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