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融創百億收購天津最著名爛尾樓 業主擔心再次爛尾

2017年06月20日 09:02:4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融創百億元收購八成股權 天津“最著名”爛尾樓“復活”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胡巍|天津攝影報道

  責編:周琦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24期)

  遠眺星耀五洲。融創用102.54 億元,獲得了一個未售計容面積235 萬平方米的超大盤。

  6月3日,靠近星耀五洲售樓中心的萬人和平廣場一側,停車位幾乎被佔滿。門口的保安不時向來者解釋,“售樓中心目前不對外開放,公司正在進行業務交接。”

  一個月前,這裡可能還是全天津最冷清的樓盤。自2012年停工以來,這個曾位列天津市20個重點項目的爛尾樓盤,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5月12日晚,一則收購公告稱,融創中國(01918.HK)擬收購天津星耀80%股權及債權。這可謂是一份重量級公告:公告中前者的掌門是地産大佬孫宏斌,後者則是當年為開發星耀五洲而成立的項目公司。在這102.54億元的收購價中,股權代價為38.77億元,需要償還第三方投資者的借款及利息分別為54.82億元和8.95億元。星耀五洲項目未售計容面積235萬平方米,折合樓面地價相當於4363元/平方米。也就是説,融創僅用102.54億元,就獲得了一個235萬平方米的超大盤。

  一石激起千層浪。業主、購房者、仲介、物業人員等,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小區及周邊。更讓大家好奇的是,這個當年風光無限的項目,是如何成為天津“最著名”爛尾樓的?偃旗息鼓5年後,為何是融創接盤?融創真的能讓這個項目起死回生嗎?

  2017年6月3日至5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實地探訪星耀五洲。

  四輪信託募資後資金鏈仍斷裂

  時間回到2007年。雲南星耀集團通過旗下的天津星耀,擊敗來自京滬等地的多家上市公司,以62.9億元的總價,拿下天津津南區八里臺鎮天嘉湖地塊。這片包含4100畝陸地和7000畝水面的土地,被規劃成一個縮微版“世界”——擁有歐亞、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板塊,以各大洲人文特色來定位和設計。

  對於當年面積和總價的“雙料地王”,政府部門可謂是全力支援。星耀五洲于2008年被列為天津市20個重點項目之一,津南區政府也搬遷至八里臺鎮。

  然而,在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早在星耀集團拿地後不久,外界就有了質疑之聲。業內估計,完成整個項目開發,至少要投資200億元以上。當時的星耀集團,總資産只有大約120億元,年産值20余億元。

  在該地塊土地出讓合同中,對開發商有如下規定:30天內繳清全部土地出讓金;簽約3個月內開工;3年內住宅項目竣工80%;5年內所有項目竣工。依照合同,星耀五洲每年建成面積至少要50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約40億元。

  項目動工的2008年,樓市開始進入低迷期,加之星耀五洲高達每平方米約2000元的樓面地價(碧桂園一年後同在八里臺鎮拿下的地塊樓面地價約合每平方米740元,星耀五洲附近其他三個樓盤也比其低不少)影響了項目的銷售,2009年星耀五洲僅實現銷售額18.8億元,和開盤之前星耀集團董事長顏語預計的30億元相比,差了近四成;2010年,星耀五洲的銷售額更是降至9.85億元。事實上,即使是銷售額最高的2009年,18.8億元的收入也難以覆蓋當年的33億元借款本金和13億元利息。

  不過,雲南前首富顏語堅信自己有破題之道。為了繼續開發,顏語將土地使用權全部抵押,拉來實力更雄厚的中信信託,募資30億元,雖然該信託計劃于2008年8月提前終止,但同年9月25日,由中信信託作為受託人進行另一信託計劃生效,規模達68.9億元。

  雖然資金看似源源不斷,但一個項目先後出現兩個信託計劃的資金投入,被外界質疑有“借新債還舊債”之嫌。

  此後,為了解決與此項目有關的債務和利息,星耀集團又在2009年、2010年再次通過兩個信託項目募資。儘管歷經4次“連環信託”,星耀五洲仍無法解決資金問題,施工步伐越來越慢,至2012年上半年全面停工。此時,只有北美板塊和部分歐亞板塊完成建設,據媒體估算,僅佔該地塊不到1/3的體量。

  業主最擔心再次爛尾

  開工近10年後的今天,星耀五洲附近的交通仍非常不便。經過這裡的公交線路共兩條,207路在早上7點到下午6點間運營,每小時發車一趟;659路(區間線)在星耀五洲爛尾後,由每小時一趟改為每天4趟左右。《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試圖搭乘計程車,無論在路邊等待還是使用APP叫車均未成功。

  因樓盤爛尾,配套設施不完善,物業服務幾乎缺席,星耀五洲的入住率很低。入夜後,已經交付的幾處高層住宅零星亮起燈光。

  低入住率也難以帶動周邊商業的發展。佔地超過萬畝的星耀五洲,僅有兩三家便利店。一家餃子館老闆介紹,他一天的營業額不到400元,好在商鋪的租金僅每年1萬元,不然除去成本後根本賺不到錢。

  在尚未動工的區域,由於基本無人打理,野草長得比人還高,甚至有附近農戶將牛群趕至此處放養。據已入住的業主介紹,樓盤爛尾的數年間,這樣的情景是常態。

  2017年5月12日,一則收購公告突然改變了這一切。

  安保人員進駐星耀五洲建成、半建成區域,保潔及維修工人開始打理損毀的設施,大型機械和建築工人也再一次出現在小區周圍。説到自己供職的融創時,一位做入戶調查的工作人員似乎透著一絲“優越感”:“融創的專長就是提供高端物業服務,管好這裡自然不在話下。”

  緊隨物業人員而至的是房産仲介。在萬人和平廣場及小區內部,仲介商鋪的數量比便利店及餐館還多,店舖位於其他樓盤的仲介人員也在附近攬客。記者誤入一家裝修公司的門店時,店員迅速解釋,他們也兼營房産仲介業務。

  仲介表示,現在最大的麻煩是房源不夠。“去年很多人想及早脫手,不惜虧本賣房。融創收購後,賣房的人就少多了。現在能拿到的房源,不少是因為業主急用錢。”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發現,由於還未形成真正的市場,目前星耀五洲存量房産的報價差距懸殊,雖然大部分單價集中在1.1萬~1.3萬元之間,但在個別區域,也有報價低至9000元以下或高至近2萬元的房産。

  “現在肯定是最低價。融創剛接手的那周,單價就漲了兩三千元,以後的價格肯定反超其他樓盤。”仲介人員用這種高預期向人們熱情推銷。

  對於目前勢頭強勁的融創來説,星耀五洲的巨大體量仍不能小視。收購公告顯示,星耀五洲“總建築面積約為412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約為300萬平方米”。不過,竣工的部分年久失修、半完工的建築需推倒重建,再加上尚未開工的區域,擺在融創面前的工程量依然很大。

  星耀五洲的業主也有疑問:“我們並非融創的直接客戶,開發商會不會區別對待新老業主?最初的版圖規劃是否會保留?”當然,他們更擔心的是再次爛尾和工程品質,“融創的確口碑很好,但當年的星耀不也雄心勃勃嗎?”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