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遊客人身財産安全事件頻發 麗江古城被嚴重警告

2017年02月26日 08:15:2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被黑往往源於“自黑”——自我抹黑。

  文/佘宗明

  麗江又被點名了。繼2月23日國家旅遊局表示將聯合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開展旅遊市場秩序綜合整治春季行動,對麗江等7個重點地區重點問題進行重點督查後,國家旅遊局25日又宣佈,對3家5A級旅遊景區作出嚴重警告處理決定,其中就有麗江古城。

  值得尋味的是輿論的反響:幸災樂禍聲四起,許多人跟帖“果然少不了麗江古城”“沒麗江古城就怪了”。

  又有麗江古城。《大話西遊》裏有句臺詞是:“又升天啦……奇怪,我為什麼要説‘又’呢?”很多網民對麗江古城攤上事説“又”,卻讓人感覺毫不奇怪。

  因為麗江古城近年來在負面新聞中的“出鏡率”有點高,像欺客宰客、強逼消費、“艷遇”遇酒托等亂象,已是數度曝出;2014年當地黑導遊“不買東西比賣淫更可恥”“麗江歡迎你,是歡迎你來消費”的彪悍言論,更引發輿論譁然……以至於麗江古城跟旅遊醜聞沾邊,已不再是“新聞”。

  遠的不多説,就説近的:光雞年春節前後,麗江就接連被曝出3起打遊客事件,包括女子挨打被搶遭毀容、、遊客因催飯被辱罵報警後又遭暴打等惡性案件;前幾天媒體報道的雲南副省長被強迫購物,也因春節期間他剛好專門到麗江調研旅遊工作,被媒體揣測很可能是在麗江……這些亂象頻出,讓麗江旅遊形象屢受重創。

  在網上,有人將去麗江旅遊説成“頂風出行”;不少人腦中的“麗江印象”,也自動轉換成了“麗江亂象”。

  對以旅遊立身的麗江而言,這無疑是個危險信號:“翠色山巒下,商居掩古城”,麗江古城能享譽遐邇,就在其景致底蘊。可當種種亂象不斷抹黑其形象,以至於被國家旅遊局嚴重警告時,它顯然已到了不洗心革面不行的節點,留給其溫吞的時間不多了。得看到,這非其首次“登黑榜”,2015年被嚴重警告的5A級景區名單上也有麗江古城。

  在旅遊業對“口碑傳播”依賴度日益提升、5A級景區動態化管理成常態的背景下,當地已沒了滌垢洗瑕的轉圜空間。這次國家旅遊局警示的問題,如“遊客投訴率長期居高不下”、“遊客人身財産安全事件頻發”等,都是其痼疾所在,容不得絲毫回避。

  麗江方面已積極回應將整改。而前些天,麗江市還召開了《提高旅遊服務品質 提升旅遊發展水準工作推進會》,麗江市長稱以刮骨療毒的決心,鐵腕治理麗江旅遊市場,重塑麗江旅遊形象。這是好事,説明當地主政者也意識到了問題嚴重。

  病象叢生,是旅遊生態發育仍不成熟的表徵。本質上,監管部門嚴重警告、公眾批評,點出其病象,都是基於“愛之深責之切”心態,為了讓其旅遊生態變得更好。對治理者而言,也該被那些槽點擊中痛點,用消除污點喚出旅遊形象的拐點。痛定思痛、知恥後勇,也是對當地旅遊形象最好的愛護。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