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韓國車企在中國市場份額連降:6月現代起亞銷量驟降超60%

2017年07月05日 10:13:23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韓國整車廠商在中國的銷量不振局面,仍未改觀。

  7月3日,韓聯社報道稱,韓國五大整車廠上半年全球銷量為400萬輛,同比(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1%,本土銷售及出口車輛,分別減少4%及9.1%。

  韓係車在中國市場更是舉步維艱。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6月在中國銷量分別為3.5萬餘輛和1.7萬餘輛,同比大幅減少64%和62%。韓聯社將此歸因為受“薩德事件”影響。

  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對澎湃新聞記者稱,薩德事件只是催化劑,根源還是韓係車未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節奏,産品力不斷下降的體現。

  自今年伊始,韓國五大整車廠商全球銷量整體處於下降通道。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韓係品牌乘用車共銷售37.6萬輛,市場佔有率僅為4%,下降速度較快。同期中國品牌乘用車則銷售418.3萬輛,同比增長4.11%,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

  韓聯社援引現代汽車人士評論稱,受中國區銷量減少等影響,上半年韓係車品牌全球銷量表現不佳。

  據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的今年一季度財報,現代品牌的全球銷售額約為142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4.5%,但利潤只有7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6.8%。

  一位未具名的北京現代經銷商對澎湃新聞記者稱,今年3、4月份時,顧客進店量、網銷線索均遭斬半,意向客戶寥寥。

  今年6月,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兼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吳周濤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曾表示,公司曾嘗試開展車展推廣活動,為幫助經銷商引流,卻曾被主辦方以安全為由,拒之門外。

  為緩解頹勢,韓係車在中國開始降價。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多家線上汽車電商發現,現代主流車型的售價較指導價分別有13%至25%的降價折扣;起亞車型的降價幅度更高達35%。

  張翔稱,韓係車在中國市場遭遇的問題並非一日之寒。由性價比、賣相好起家的韓係車,最近幾年接連錯失中國市場技術戰略。

  他舉例稱,在智慧網聯和無人駕駛領域,現代及起亞動作不多,産品引入緩慢,比起上汽、長安、吉利等自主品牌,難見優勢。在新能源領域,北京現代的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和技術成熟度比不上合資的豐田、本田,選擇的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距離市場推廣還需時日。

  此外,像北京現代在細分市場的産品線覆蓋過於密集,新舊車款“四世同堂”的銷售策略,也遭業內詬病。每款車型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儘管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不錯的銷量反饋,但更加影響北京現代在細分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除了銷量不振,現代還面臨著産能過剩的壓力。

  過去幾年,現代一直在中國擴充産能。據了解,去年北京現代全年銷售114萬輛,2017年的銷售目標為125萬輛。但今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26.6萬輛,僅佔年度銷售預期的21%。

  今年6月,新華網援引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兼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吳周濤觀點稱,將在近期調整今年的銷售預期。

  今年前5個月,東風悅達起亞合計在華銷售11萬輛,僅完成了年初目標70萬輛的15.81%。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主席崔東樹對澎湃新聞稱,目前來看,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車企在中國工廠很有可能即將面臨産能閒置,這會影響企業收益。

  崔東樹認為,韓係車企或將調整全球供貨體系,在中國生産,並將産品向海外輸出,向外輸出壓力。

  海外市場也有壓力。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曾公開點名韓國現代集團,要求其在美增加就業崗位。

  6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批評了韓國的汽車銷售壁壘。他把韓國汽車公司和美國汽車公司作了對比,稱韓國汽車公司在美國銷售汽車沒有什麼困難,但美國汽車公司在韓國銷售汽車卻很艱難,要付出十足的努力才能立足。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