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新能源汽車“騙補” 是在自毀長城

2016年12月22日 10:41:53  來源:紅網
字號:    

  近日,工信部公佈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的處罰,其中情節最為嚴重的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被“取消整車生産資質”。我國自2009年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助,期間,個別企業“騙補”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2016年初,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核查,並對“騙補”企業進行了曝光。(12月21日 新華網)

  近年來,國家為了鼓勵各行各業的發展,發放了家電、農藥、金融、柴油等多種補貼,然而,這些原本針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為部分企業、相關人員賺取國家利益的一種手段。如今“廁所套現”“死豬生錢”等奇葩行為使得“騙補”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人們不禁要問,何以圍繞著國家補貼會滋生如此之多的“奇葩行為”?為何各類人群為了騙取補貼“詐術不斷”?

  國家“補貼”,目的在於鼓勵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服務社會,然而部分企業非但沒有正視“補貼”的作用,反而將賺取“補貼”視為發展方向,不僅背離了國家“補貼”的初衷,更不利於企業自身的持續發展。

  對於企業而言,借力國家補貼助推自身發展本無過,然而錯把補貼當牟利方向,則為誤入歧途之舉。作為企業,當思如何科技創新、技術升級、人才培養與引進,應將注意力集中在服務社會發展、引領行業進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等方面,在做優“內核”的基礎上,方可巧借國家“補貼”政策的東風之勢,促進企業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杜邦公司因發明“尼龍”而成名,它的多次産品大換代都是由科技研發的重大創新並打開新的産品領域所産生的。杜邦公司近200年的發展過程説明,科技研究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柯達與富士的數字化生存之路也證明,只有持續創新,方可持續發展。縱觀世界,IBM、微軟、華為、蘋果等企業的發展無一不依靠其科技發展與技術創新。

  由此可見,無論任何企業,欲求發展,必然繞不開科技創新、技術進步、迎合市場需求等環節,唯有創新的突破,方可成就企業的持續發展。一味盯著國家的補貼,而不思進取,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