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專家再次集體呼籲長江全面禁漁十年:讓長江生態鏈條重新運作

2017年06月14日 15:18:09  來源:中國科學報
字號:    

  近日,長江江畔2名淩晨時分偷著電魚的非法捕魚者被重慶渝北區公安分局洛磧派出所抓獲;3名非法捕撈人員在上海浦東新區被漁政執法人員抓獲;江蘇省張家港市漁政監督大隊執法人員開展長江突擊巡航檢查時,共查獲違法捕撈漁船9艘……正值長江禁漁期,各地頻頻傳來違法行為被制止的好消息,打擊了違法捕魚分子的囂張氣焰,也表明瞭政府拯救長江的決心。

  多年來,科學家們都在不斷探索,想尋找到一條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目前實行的長江禁漁期制度難以滿足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的需要。在長江流域實施全面禁漁將是根治問題的重要途徑。

  今年,赤水河開始實施為期10年的全面禁漁,打響了這場艱巨戰役的第一槍。這讓無數為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建言獻策的專家看到了希望。真正要在長江流域全面落實這個方案,仍然需要沿江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高度認識與協作。逆水行舟,穿越萬難險阻,只為還長江一片和諧,給長江一個未來。

  調整禁漁時間,提高保護效果

  長江全長6300 多公里,流域面積約180 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在我國的生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永葆其生機和活力事關長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生態安全。

  為了保護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生物多樣性,2002年起,農業部開始在長江中下游試行為期三個月的春季禁漁。自2003年起在長江全面實施禁漁期制度,共涉及長江流域10個省(區、市),8100多公里干支流江段,禁漁範圍從青海曲麻萊縣以下至長江口的長江幹流、部分一級支流和鄱陽湖區、洞庭湖區。

  2016年起,長江禁漁期由三個月延長到四個月。

  “長江實施禁漁期制度已有14年,是目前我國最重要的水生生物保護管理措施,有效減緩了長江生物資源衰退的趨勢。”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副所長陳大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全國兩會上多次為長江魚兒們“代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所所長趙進東卻對現有的禁漁制度表現出了擔憂。“解禁後,由於現有的捕撈技術、網具太先進,一會兒就可以把禁漁期取得的一點點效果消滅殆盡,嚴重影響魚類繁殖保護效果,所以目前的禁漁制度其實並不夠。”趙進東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坦言。

  全面禁漁10年成了專家們共同的期盼。最早開始呼籲長江全面禁漁10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認為,10年基本可以讓長江水生生物形成穩定的種群。

  趙進東表示,“青、草、鰱、鳙”四大家魚4~5年達到性成熟,10年時間夠它們增殖兩三個世代,水生植被也將得到一些恢復。

  目前,已到徵求意見階段的方案顯示:初步確定我國計劃從2020年起,在長江流域幹流和重要通江湖泊全面禁漁,為期十年。

  加大轉産力度,發展新型産業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現有各類漁船16萬多艘,專業捕撈漁民30余萬人,而長江天然魚類捕撈年産量不足10 萬噸,捕撈強度已遠遠超過長江生物資源可承受的範圍。

  不僅如此,捕魚已難以支撐沿江漁民的基本生活,捕撈收入逐年下降,漁民生産生活困難,多數地區甚至陷入“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迴圈。

  “延長禁漁期是一個方向,但是把漁民轉出去才是實現保護的根本出路。”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依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合理安置漁民,實施漁民轉産轉業是禁漁的前提條件。趙依民表示,如果漁民上岸安置出現了問題,漁民吃不飽飯、賺不到錢,生活得不到改善,即使有禁漁制度、法律法規約束,還是會不斷有漁民“頂風作案”。

  目前,國家對漁民的財政補貼、禁漁期補貼增多,這些補貼不但給漁民提供了一部分經濟來源,實際上也可以作為對漁民的一種約束,如果漁民一旦違規就會喪失一些補貼權。補貼制度所規定條件的約束,客觀上減少了漁民非法捕撈的數量。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也就是要率先把保護區的漁民轉出去,然後再陸續擴展到整個流域。

  “我們在幫助漁民轉産轉業時,借鑒‘護林員’和交通、治安‘協管員’經驗模式,培訓一些身體好、素質高、表現好的漁民轉為守護資源的‘護魚員’,動員拿了政府補貼的漁民參與護魚行動。”趙依民表示,因為很多漁民對長江有很深的感情,對保護長江有很高的積極性,並且十分了解當地地形和捕魚套路,發動這部分力量,讓捕魚人變護魚人,既解決漁民“上岸”問題,又強化了監管力量,提高了社會參與度。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漁民並不滿足於現有的補貼救助,嘗試著出去找工作。但是多數漁民只會打魚,沒有其他技能,打工賺錢很少,難以改善生活品質。

  如何增加轉産轉業漁民的“造血”功能呢?陳大慶給出了一項可行性建議。“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成功做法,發展遊釣業。”陳大慶介紹。

  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曾同樣遭遇過漁業轉型難的問題,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魚類,付錢讓漁民監管所屬的水域環境,併為增殖養護買單,這些並不是靠政府出錢,大部分資金來源於遊釣業經濟收益。魚類種群數量增多後,吸引更多人參與遊釣,形成良性迴圈。目前密西西比河遊釣業一年的産值已達千億美元,不僅讓漁業資源得到充分保護,也讓漁民從原來最初級的第一産業轉型為第三産業,收益大大提高。

  嚴格執法管理,保障禁漁成果

  2017年長江禁漁期為3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長江禁漁期制度實施以來,漁政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礎建設特別是裝備建設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支援,執法手段得到了改善,執法管理的範圍從水上拓展到岸上市場、餐館等,執法力量從本地區拓展到流域聯合。

  不過,從各地的實踐經驗來看,現行的長江禁漁期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逐漸顯現出了一些問題,禁漁期間“明禁暗捕”的現象時有發生。

  “長江流域面積大、範圍廣,流域內各省市具體情況均存在一定差異,這給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的規範化管理帶來了困難。”陳大慶説。

  趙依民對這點表示贊同,他指出,從長江上游到下游,經濟發展水準、人們的覺悟、捕撈方式、漁獲物收入等差別太大,政策出臺往往是流域性的,而針對方方面面就很有難度。

  在趙進東看來,現有的禁漁期制度監管之“難”還體現在,解禁後漁民在合法捕撈過程中卻採用非法捕撈手段,這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造成了極大破壞。而如果採取10年全面禁漁,任何捕魚船出現在江面上就很容易被觀測到,偷捕盜捕更容易被發現。

  目前,加強打擊力度還受限于執法人員數量不足和裝備跟不上。“長江如此大的戰線,整個流域的漁政人員缺乏,設備不一定滿足需求,使長江要實現全面禁漁仍有一定差距。”陳大慶説。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已從以往漁政部門單一行動拓展到與海事、工商、公安等部門的聯合行動。不僅如此,政府開始充分調動一些社會力量和民間力量參與進來,集各方力量共同守護長江。

  影響因素眾多,禁漁只是開始

  長久以來,影響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攔河築壩、水域污染、航道整治、挖砂採石等,過度捕撈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目前,我們只是對過度捕撈這個因素採取解決措施,其他制約因素如果止步不前,長江生態修復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面對長江的“千瘡百孔”,趙依民深表痛心。

  趙進東指出,我們在實施禁漁的同時,一些水利工程仍然不斷在做,污染水不斷排放,無論如何禁漁,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任何一項因素的存在,都可以使得長江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對於水利工程的修建,要有一個開發的紅線和底線。”陳大慶表示,對於已經修建的水利樞紐,應該改變運營方式,實現魚類的生態調度,也就是説發電、防洪要與水生生物的繁殖需求相協調。

  專家集體呼籲,10年全面禁漁只是保護長江的一個開始,要想真正恢復長江生態系統,還水生生物一個美好的家,讓長江生態鏈條重新運作起來,還需要國家加大重視程度,從多個制約因素切入,為長江撐起一把全方位的“保護傘”。

  (原題為《全面禁漁還長江一片安寧》)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