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預售小米、直播種地,48歲“老”農民奔小康玩轉新花樣

2017年05月23日 10:30:0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山西長治5月21日消息,“布穀布穀,快快播谷。”春末夏初的清晨,位於太行山西麓的嶺頭村,常常能聽到布穀鳥的啼叫。這一天,魏寶玉帶著自己的有機羊肥和手機下田了。他告訴記者,這次他要“播種”+“直播”。

  48歲的魏寶玉,是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上司鄉嶺頭村的村民,曾是貧困戶。嶺頭村海拔1000至1200米,山高溝深,交通不便,正如“嶺頭”之名。而全村近190戶人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46戶。

  魏寶玉一家的30多畝地(一半是租種別人的),種了穀子(小米)、玉米、核桃、豆子等雜糧。以前,這些農産品都是等人到府收,給個價就賣,根本談不上價錢,辛苦一年,掙不了幾個錢。

  直到2016年11月,嶺頭村開了第一期電子商務培訓班。這個培訓班,是在縣、鄉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辦起來的。武鄉縣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在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加快農村網路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嶺頭村也率先開始探索電商扶貧模式,讓村民自己開“微店”把農産品賣出去,自産自銷。

  7天的培訓課結束後,魏寶玉在老師指導下,用手機把微店開了起來。沒想到,上午剛開店,當天晚上就有了訂單——20斤小米在當地賣80元錢,上網就賣200元錢,收入翻了一倍。

  不過,魏寶玉沒有滿足,想進一步借助網際網路,把自己的優質小米推廣出去。於是,他想到了“直播”。

  打開網路直播平臺,魏寶玉讓兒子手持手機拍攝。他一會兒給自己的羊糞肥、紅土地來個特寫,一會兒在鏡頭前講嶺頭村為何適合種小米,一會兒又讓兒子拍一拍湛藍的天空和溝壑裏的野花。對著鏡頭,他一邊撒羊糞肥,一邊向網友介紹,自己種的穀子(小米)絕對是“綠色無污染”。

  很快,不少網友進入平臺觀看了直播。有網友讚嘆“嶺頭村的天真藍,環境真好”,有網友留言“路轉粉了”,更有網友詢問怎麼購買嶺頭村的小米。記者把直播情況告訴了魏寶玉,他非常高興:“網際網路真是了不起!”

  魏寶玉的“田間地頭直播”讓他的小米銷售量提升了不少,也有了幹勁。第一次直播他讓兒子幫助操作,第二次就自己上手了。這兩次直播後,魏寶玉微店的訂單量就和之前6個月的一樣多,他成了村子裏的“紅人”,嶺頭村村民的積極性也被帶動了。

  在村口,經常能看到村民們三五扎堆,聊著微店銷售情況和産品推銷辦法,村民們也逐漸從“電商小白”成長為“專業賣家”。目前,嶺頭村開微店人數達到100人,銷售總額達到20多萬元;做“微商”的21戶貧困戶,平均增收1500余元。到了2016年年底,嶺頭村整村脫貧了。

  從山西省長治市教育局來嶺頭村挂職的“第一書記”史小兵説,通過發展“微商”,嶺頭村村民不斷地學習、轉變、提升,找到了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找到了脫貧的關鍵。上司鄉鄉長籍俊武介紹説,在嶺頭村“微商”的帶動下,上司鄉已經培訓了“微商”300余名。

  以前,人們知道嶺頭村,是因為這裡的小米好。現在,人們還知道這裡是個“微商村”。如今,村裏經常可以看到慕名而來學習考察的團體。

  記者問魏寶玉有什麼期許?他説,希望自己的兒子好好讀書,早日考上大學,然後再回嶺頭村幫大家更好地發展“網際網路+農業”。

  (原題為《魏寶玉賣米記:帶著羊肥和手機下田“直播”》)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