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中國農業需要一場品質革命

2016年01月14日 10:45: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如何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農産品供給?牛鼻子就是品質品質,我國的農業需要一場品質革命,才能真正地形成有效的農産品供給,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的農産品生産要從單純追求數量增産的溫飽型生産方式,過渡到對品質、安全、健康與生態環保等要求比較多的小康型農業生産方式,以滿足我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要。這不僅僅需要在農業結構上進行調整,還需要生産方式的轉換,更需要從源頭到流通對整個産業鏈進行重塑。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使農産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品質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産品有效供給。如何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農産品供給?筆者以為牛鼻子就是品質品質,我國的農業需要一種品質革命,才能真正地形成有效的農産品供給,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僅僅我國的工業需要一場品質革命,提升製造業的品質,我國的農業其實更需要一場品質革命,通過從源頭到餐桌的革命,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對品質品質方面的需求。

  從總量來看,我國的農産品已基本滿足國民需要,但從品質來看,這個缺口還相當大。從未來視角來看,這個缺口還會愈拉愈大。我國一般的大米與日本的大米品質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網購的日本大米每斤一百多元還是有不少人熱衷購買。吃過日本大米的消費者可能會有印象,那就是日本大米的口感相當好。筆者在日本調研時發現,日本人居然把畝産600斤以上的大米用來喂食豬雞等動物,而市場出售供人吃的是畝産600斤以下的大米。日本人多年在育種上對品質有很大的要求,使日本的不少農産品在品質上與我國拉開距離。日本的水果蔬菜不少是按“個”賣的,而我國的是按“斤”賣,但價格差不多,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對品質的追求。我國近年來無論是育種還是栽培太過分追求産量,導致雖然産量上來了,但品質差、品質下滑,滿足不了我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品質的需求。

  按美國的一家機構統計,中國已有3億多人進入小康,未來到2020年,我國還會有更多的人進入小康收入水準。這種階段的居民消費與溫飽階段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對食物的品質、健康、安全與生態環境等更為關注,但多年來我國的農業生産一直是數量導向,每年的統計上報指標也基本上是糧食生産了多少斤,優質的農産品雖然已有,但數量極為有限,可能還不到1%。從育種角度,那些增産的品種比較容易得到批准與關注,而品質與産量往往是反向關係,高産的品種很難做到優質。從生産角度來看,我國的農民數量眾多,規模有限,在收購環節基本上沒有談判能力,仲介也不會因為農民少用化肥農藥而提高收購價格。從銷售視角來看,目前我國的農産品基本上是做生産的不做銷售,做銷售的不做生産。生産者不知道自己生産的農産品賣給誰了,而消費者在購買農産品時也不知道這個農産品是誰生産的。這樣的産業鏈應該是半截子的,生産者與消費者的互信建立不起來,産量品質品質難以提升。如果從溫飽階段來看尚能接受,但對於小康階段的消費者來看,就會覺得品質差很多。近年媒體經常報道不少農民家庭實行一家兩制,自己吃的與供市場出售的是兩個生産系統。這些現象説明我國的農産品生産亟需革新。

  如何提高我國農産品的品質,滿足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需求?應該説單純靠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産相當難,大幅度提高農産品的品質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源頭乃至整個産業鏈進行重塑。

  首先從育種環節,應該實行多樣化戰略,不能再單純地把增産多少列為育種的目標。而應該讓那些追求優質的品種能夠得到推廣應用。按一號土豬品質創始人陳生的觀點,現在市場上豬品種是劣幣驅逐良幣,市場上盛行的是那些生長週期短、增長速度快的品種,而傳統土豬品質口感相當好,但生長週期近10個月,是目前主流豬種生長週期的一倍,這樣優質的傳統土豬就被劣質的快速生長品種所替代,養殖戶單純地養殖這些生長週期快的豬可以賣到更多的錢,最終導致消費者面臨的選擇只能是生長週期短的差品質豬肉。其實不少農産品育種推廣方面都陷入了唯産量論的誤區,最後導致那些品質很好但産量不是太高的農産品被淘汰。這對生産者是有利可圖的,因為市場上沒有合適的品質品質發現信號,但對消費者來講,這個損失就太大了。農産品品質的好壞不如一般的工業品。從外觀上能夠看出來,有時可能會相反,那些品質好的,反倒是從面相上並不好看,而商家為了好看,故意用上各種化學品製造出色香味俱全的農産品。這些特點使農産品的品質提升更面臨諸多難題。包括目前市場上的認證魚目混珠,使消費者對於究竟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不安全的難以進行有效的判斷。

  其次,從産業鏈來看,應該進行簡化重組,實行一體化的生産。目前從生産到消費者環節過多,許多公司生産是採取半截子化的公司+農戶,品質管控流於形式,産品品質品質難以保障。小農戶面臨大公司沒有任何談判力,只能靠數量取勝,大公司也不可能對每一個農戶的産品進行檢測,這樣往往出現公司與農戶的互相不信任,從而危及産品品質。未來的出路應該包括:一方面公司應該建立穩定的基地,與合作農戶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或者實行公司一體化生産;另外一方面農戶也可以聯合起來,組成合作社,建立自主品牌,通過一二三産業融合,不再局限于過去的生産,而是把産業鏈延長,把整個終端都做起來,實行産銷直拉對接。這樣既可以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收益,消費者也可以對所購農産品進行追溯,買到放心的食品。

  目前我國各地發展迅速的新型經營主體為一二三産業融合與品質的提升奠定了基礎,但還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援。 過去幾年,隨著我國土地確權頒證工作的展開,我國農村土地産權關係得到進一步的明晰,全國土地流轉總面積已經超過了30%,各種新型經營主體,包括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發展迅速。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新型經營主體對資金週轉、抵押擔保等需求也會相應提高。需要國家惠農政策和財政金融支援政策 。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建設,以此來增加我國市場上緊缺的農産品的生産。

  這次會議還提出要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其實某種程度上這種現象也與品質脫不了關係。我們生産了太多的低品質農産品,而不少過剩的産品卻需要進口,比如小麥,高面筋的小麥還十分緊缺。由於我國麵包産業發展迅速,高品質的面筋小麥生産不夠,只能靠進口。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産品庫存量,除了加快糧食加工轉化之外,還需要對種植結構進行調整,把那些單純追求産量的種植面積降下來,多擴大優質産品的種植。

  未來我國的農業應該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戰略思路,通過多種方式,使我國農産品的品質品質得到大幅度改善提升。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風田)

[責任編輯:李振]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