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周小川:金融如不穩定往往出大亂子 將去杠桿進行到底

2017年06月21日 08:18:3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周小川: 金融如不穩定 往往出大亂子

  周艾琳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17年陸家嘴論壇上的一番主旨演講,勾勒出了中國金融業未來一段時間的三大關鍵詞:去杠桿、開放競爭、加速國際化,最終目的均是為了保證中國金融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金融如不穩定,往往出大亂子。”他説。

  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中國監管層去杠桿的決心從未動搖。即便6月以來央行凈投放貨幣超5000億元,主要目的卻是保證二季度末的流動性平衡。

  去杠桿的同時,優化資源配置也是支援經濟持續發展的長期動力。“保護易導致懶惰。”周小川20日指出,從製造業、服務業開放的經驗可以推導出,金融行業不是例外,同樣適用競爭和開放的規律,由此金融業才會發展得更好,“我相信,在各方的大力支援和共同努力下,中國對外開放一定能夠再上新的臺階,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和推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將取得新的成就。”

  周小川當天還宣佈,近期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第二期將落戶上海,更好地為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在中國經濟加速轉型、“一帶一路”深入推進等背景下,看好人民幣穩健表現及國際化前景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加大競爭和開放

  周小川在陸家嘴論壇上明確表態,金融業應繼續加大競爭和開放,“個別人從自身利益出發,主張對金融業進行保護,等成長壯大了再開放,再參與國際競爭。各國經驗(包括我國自身經驗)都表明,保護易導致懶惰、財務軟約束、尋租等問題,反而使競爭力更弱,損害行業發展,市場和機構不健康、不穩定。其中一個例子是亞洲金融危機前後所發生的那些現象。”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通過參與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繁榮。在此過程中,對外開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周小川還從支援對外開放、引入外資競爭方面做了詳細闡釋。

  首先,製造業的開放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對製造業的開放,周小川的一個觀察是,較早參與開放和競爭的大多數行業最終都發展壯大得快,競爭力強。開放是資源配置優化的進程,是通過市場和競爭機制帶來了優化的配置。

  對外開放之後,中國製造業從加工貿易到工業製成品都參與了國際競爭。隨後又走出去辦企業,中國的製造業和企業不僅沒有被衝垮,反而快速發展。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世界工廠,不少領域正在邁向全球産業鏈的中高端。

  其次,開放促進了國內的政策改革,開放過程強烈衝擊了傳統的集中型計劃經濟的政策體系,並引發了國內一系列重大改革。

  “回想起來,包括價格體制改革、增值稅改革、出口退稅、匯率市場化,以及當時開啟的關貿總協定和WTO(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等影響深遠的改革,都是由開放所引發的。”周小川表示,此後中國又引入了“國民待遇”的概念,無論是對內資還是外資,準入條件應該是一致的。對外開放推動了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匯率市場化,以及放寬外匯管制等政策改革。降低了市場準入的門檻,使市場和競爭成為普遍適用的政策機制。

  此外,周小川也表示,服務業的開放也有類似的進程。過去經濟學把服務業列為非貿易或者説不可貿易行業。但是隨著資訊、交通運輸的大幅進步,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有不少服務都已經變成是可貿易的。也是通過對外開放引入競爭,推動經營效率和服務品質提升,並帶動國內相關的政策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還強調了金融服務業開放的必要性,“全球來看,絕大多數金融行業都是競爭性服務業。當年我國引入外資銀行,最開始希望引入資本。回過頭來看,國內商業銀行從競爭中學習到了很多內容,為我國金融業帶來了産品的演變、市場建設、業務模式、管理經驗等一系列的變化。”

  最後,周小川也提及,“一帶一路”是開放之路,涉及大量的新興金融合作,會帶來進一步開放的需求,也為我國金融開放和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的建設也為金融機構開拓海外佈局,為貿易投資資本運作等提供了更好的金融服務和發展空間。

  將去杠桿進行到底

  “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告訴我們,要防範金融危機首先要保證金融機構的健康性。對那些高杠桿、低資本、不良貸款等現象均不可以寬容。而越是不開放不競爭,往往會縱容這些低標準。此後,金融業作為市場競爭中的服務業的屬性變得十分清晰。”周小川在陸家嘴論壇期間表示。

  從周小川的講話可以發現,金融去杠桿雖然已有成效,但尚未走到終點。

  央行5月份的金融數據顯示,截至當月末,M2餘額為160.1萬億元,月度環比增5029億元,同比增速為9.6%,為近幾年首次低於10%。這從側面體現出了過去一段時間的去杠桿效果。

  根據國泰君安銀行團隊測算,當月M2派生來源全部為信貸,其他渠道全部負貢獻,該情況與4月類似。而自營債券、非銀/非標是拉低M2同比增速的主要原因。這些信號均顯示,金融去杠桿還在持續推進。

  儘管央行最近一段時間在公開市場釋放流動性,但以“穩”為主的基調並沒有改變。數據顯示,6月5~9日,央行公開市場有4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同時還有2243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而央行同期在公開市場上共投放逆回購合計4600億元,另外還在6月6日實施了4980億元MLF操作,超過上週到期量。

  “逆回購投放雖較到期量少100億元,但基本平衡對衝了對市場流動性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從結構上來看,較多的28天期資金也顯示,貨幣當局在流動性管理謀篇佈局方面有更前瞻的考慮,以保證二季末的流動性平衡。”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陳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

  如果説去杠桿、優化資源配置是做好“家務事”,那麼在這一基礎上,國際化的步伐就能夠走得更為紮實。貨幣國際化則是中國融入全球的重要一步。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資本項目的逐步放開,現有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模式將不具備可持續性。“為了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近期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將落戶上海,更好地為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周小川在論壇上表示。

  CIPS的主要功能是處理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主要進行跨境美元交易清算。2015年10月CIPS一期項目建設正式上線運營,二期也有望在2017年底建成。CIPS系統投入使用後,將取代境外清算行,成為人民幣回流的主要渠道及人民幣存款的定價基礎。人民幣跨境清算模式的更新換代,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一個新紀元。

  未來,清算行將不再是境外人民幣的主要“出路”和離岸人民幣存款的定價基礎,這些功能將由CIPS承擔。此前,中國的跨境支付系統是用的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在CIPS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中國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支付系統,可以兩者並行,也將不再完全依賴SWIFT傳遞報文,金融安全性和獨立性將會大幅提高。

  有一種更為生動的説法,即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讓人民幣走出去,而且還能回得來。打個比方,水流到哪就需要把管道鋪到哪,CIPS就是人民幣的管道,管道鋪到哪,人民幣國際化就真正走到哪。

  歐洲央行近期宣佈,今年上半年已將等值5億歐元的外匯儲備,由美元轉換為人民幣,約合38億元人民幣,儲備總量不變。這是歐洲央行首度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市場分析,預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央行加入佈局。根據SWIFT的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首季,以人民幣來進行國際支付的比重為1.78%,人民幣是第六大全球支付貨幣。

  “儘管人民幣的市場使用近期小幅回落,不過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又加入了SDR(特別提款權)籃子,國外央行增持人民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人民幣在它們外儲中的佔比與貿易等指標相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葛佳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