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金融資訊服務管理規定正在制定:中央網信辦牽頭一行三會配合

2017年05月25日 14:27:1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一個資産總規模已超200萬億元的金融大國,需要怎樣的金融資訊服務?

  近年來,瞄準中國金融資訊服務業的市場藍海,各類資本投入搶灘,金融資訊門戶、金融大數據、金融投資社交、線上金融教育等商業模式眾彩紛呈,産業生態體系初現端倪,市場秩序則亟待健全規範。中國證監會資訊中心巡視員葛一苗昨日在京指出,證監會正積極配合中央網信辦、人民銀行制定金融資訊服務管理規定,以推動行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他是在出席“2017金融資訊服務發展高峰論壇”時作出這一表述的。在該論壇上,作為我國首部關於金融資訊服務的專題報告,《金融資訊服務藍皮書:中國金融資訊服務發展報告(2017)》由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

  報告稱,2015年我國金融資産總額達200萬億元,其中90%為銀行資産,居民財富增加,投資意願和投資能力增強,金融市場保持穩定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居民金融投資意願增強,成為金融資訊需求增長的重要保證,也直接促進了金融資訊服務業發展。

  市場空間可觀 預計2020年超1000億

  彭博中國總裁黃儀全出席論壇時指出,據Burton-Taylor統計,去年全球在金融資訊和分析領域的總支出約為275億美元。從地域上看,亞太市場增長潛力巨大,而中國是亞太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報告稱,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中證券交易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兩位,金融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金融資訊服務産業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根據課題組對金融資訊服務産業構成的分析和市場估計,到2020年,全部金融資訊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金融資訊服務看似是個‘小眾産業’,但其對金融創新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引領作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在論壇上表示,金融資訊服務發展與金融發展高度相關,現代金融活動離不開資訊數據的指引。

  他認為,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和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網路條件下,金融資訊服務是轉方式、調結構需要重點發展的重要新興産業之一。

  年均增速逾50% 差異化競爭解決痛點

  報告指出,金融資訊服務産業發展已進入快速增長期。據國內相關市場研究公司調研統計,近年來,受證券市場交易活躍影響,金融資訊服務業市場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年均增速超過50%。

  “金融科技産品發展擁有非常可觀的空間,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水準。”在湯森路透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吳雅軍看來,移動支付短期內將繼續引領金融科技。而金融雲服務、供應鏈、區塊鏈等會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得到空前發展。

  黃儀全認為,在中國金融市場不斷融入全球市場的過程中,金融資訊服務行業可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目前已超過9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客戶對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興趣很大。今年3月在一次論壇上的調查結果顯示,29%的人已投資中國債市,59%的人正積極探索投資機會。彭博將全力支援債券通等有助於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計劃。”而在本月,這家全球最大的金融資訊服務供應商已向全球推出彭博RMB債券平臺。

  部門統籌分工 管理規定已在路上

  金融資訊是核心領域的關鍵資訊,事關金融穩定安全,也事關民眾切身利益。而不同部門管理的側重點存在差異,亟需建立分工負責與統籌協調有機結合的管理體制。政府相關部門正加快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指導和管理,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葛一苗表示,資本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持續有效的資訊披露。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相關要求,對證券資訊資源實施有效管理,在積極利用政策、約1億用戶需求以及資訊技術等手段,促進證券資訊服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嚴厲打擊欺詐發行、違規資訊披露以及假冒證券欺騙投資、欺詐擬上市公司等違法行為,大力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證監會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確保金融資訊內容安全。”他向新華網記者透露,制定金融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的工作已經展開。在政策設計的方向上,就是為能進一步規範管理市場秩序,維護金融安全穩定,促進該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此項工作由中央網信辦牽頭,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正積極配合。目前沒有預設該規定出臺的具體時間表,但內部討論的會議已舉行了數次。

  (原文題為《網信辦央行等多部門正制定文件規範金融資訊服務》)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