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央行週三逆回購900億 連續兩日凈回籠

2017年05月25日 09:00: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央行24日在公開市場進行500億元人民幣14天期逆回購操作,4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因週三有14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當日實現凈回籠500億元。這也是繼週二回籠300億元之後,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在市場上實現資金凈回籠。此外,央行對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需求詢量。

  在資金利率方面,繼5月22日Shibor1年期品種首次趕超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5月23日1年期Shibor再漲1.13基點,達到4.3137%,倒挂程度加大之後,5月24日1年期Shibor再漲0.83個基點。此外,週三銀行間現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擴大,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下行0.87bp報4.3475%,7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06收益率下行3.73bp報3.73%,5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07收益率下行5.47bp報3.65%。

  對此,有市場交易人士表示,Shibor與LPR的倒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麵粉貴過麵包”。銀行間同業資金成本持續上升,對資産端收益率也將造成上行壓力。但從央行近期動向來看,貨幣政策仍維持穩健中性,利率上行並不代表加息信號,現階段銀行負債成本繼續上升的空間不大。

  在方正證券楊為敩看來,從結構看是銀行的成本及收益的倒挂,但實際影響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大。“Shibor1年期品種超過1年期LPR利率可能來自於兩點原因。一是,貨幣政策的方向沒有發生預期層面的改變,近來略微放鬆的貨幣供應更多壓窄了期限利差,資金利率仍然向上。二是由於金融監管仍然在高敏感期,銀行今年以來試圖提升負債端的期限,資金利率曲線卻出奇陡峭。”楊為敩解釋。

  不過,招商證券徐寒飛認為,LPR利率和Shibor利率倒挂,正説明“去杠桿”目前僅發生在金融體系,尤其是“同業縮表”,還未傳遞到實體經濟層面;未來實體經濟“去杠桿”或大規模出現,導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