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上證所:今年IPO預計突破500家,融資金額超3000億

2017年04月21日 08:39:49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4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執行經理顧斌在首屆中國並購交易商大會上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第一季度基本按照去年最高速度發行,每月大概有50家上市,每星期有10家,2017年依舊按照2016年11、12月份的速度在發行,今年預計突破500家,融資金額超過3000億。

  目前,2017年整個IPO的堰塞湖現象會得到有效緩解,2016年新增328家企業,今年新增企業加速,一季度滬深交易所只有57家,其中上證所28家,深交所29家,新增加速在減少,存量部分在加快去庫存。

  從目前的企業分佈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12月31日為止,整個滬深交易所還是比較均衡的。按照2016年的速度推測2017年發行的節奏,分低、中、高速三個情況(低速是指全年平均發行的節奏,中速是2016年下半年的發行節奏,高速是指2016年11月、12月快速的發行節奏),如果按照這三個不同的速度推測今年發行情況:按照低速發行的話每月23家,中速35家,今年到目前為止一到三月份基本上按照去年最高速度發行的,每月大概有50家上市,每星期有10家,今年還是按照去年11、12月份這樣的速度在發行,去年預計突破500家,融資金額超過3000億。

  顧斌指出,目前新三板的企業大量在轉IPO,到去年2016年整個新三板轉IPO上市成功的企業有13家,而且在新三板已經公告或者説已經向證監會遞交申請的企業,到去年12月31號為止有289家,這個數字到一季度末已經有400家左右,速度增長比較快,有大量的新三板企業在向IPO轉移。

  他認為,從現有在審企業的行業分佈來看,跟2016年的情況有點類似,還是以製造業為主,其中主辦的申報企業中63%是製造業,中小板是67%,創業板將近70%是製造業,製造業目前還是上市的主要行業。

  從上市的地域分佈來看,在會的在審企業整個分佈的地域,還是以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這幾個發達省份為主。從近期一些政策導向來看,目前對IPO的監管政策,主要還是希望能夠脫虛向實為結構性的改革做好服務,同時要在增加多層次資本市場,在監管上還是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強調的依法監管、從嚴監管,注重防範風險,明年也是這樣一個監管的思路和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顧斌指出,在整個具體的市場結構上希望有一些內部的分層,更好的服務於新經濟。參照國外大交易所的措施和做法,包括紐交所都會採取內部分層的做法,目前滬深交易所也會採取類似的做法,分別區分一些不同的行業來更好服務於新經濟的企業。

  “按照劉士余主席的部署,希望在兩到三年內解決目前IPO的堰塞湖問題,同時會加強對IPO企業的審核,提升它的品質,對一些違規的現象要予以打擊和處罰。在標準不降低的前提下,對一些貧困縣地區進行優先傾向,優先審核上市,支援更多的創新企業和優質企業到滬深交易所上市。”顧斌説。

  他指出,從目前來看,整個市場的融資結構有些失衡,主要體現在三類情況,一個是大股東減持IPO,導致了不平衡的現象,其中IPO的金額非常小,再融資和大股東減持的金額上升非常迅速,2016年跟2015年一樣約1500億左右。2016年,再融資超1.5萬億,大股東減持跟2015年的數字增加不少,目前證監會採取措施,針對大股東減持這類行為要予以限制,具體來説是在三個月份通過市場競價交易減持的話不能超過1%,如果做超過1%數量的減持,通過交易所的方式來減持。再融資上個月做了政策的調整,分別可以把它簡化呈現時、限量和限價,限時是指這一次融資和上一次融資不得少於18個月,限價,限量就是每次發行的量不能超過20%,希望通過這樣的措施把再融資的總金額降下來,希望更多支援IPO企業的發行。IPO發行的節奏還會繼續保持2016年高速的態勢,發行的價格應該還會繼續保持目前的低價多發的做法。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