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保監會:重點監管異常機構 在市場準入等進行必要限制

2017年04月21日 08:30:11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字號:    

  保監會:重點監管異常機構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李超

  保監會20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保險監管的主要任務。保險監管系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對金融保險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上來,切實擔負起防控風險和引導保險業健康發展的責任。

  一是強化監管力度,持續整治市場亂象。始終堅持“嚴”字當頭,嚴防嚴管嚴控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要把業務擴張激進、風險指標偏離度大的異常機構作為監管重點,在市場準入、産品審批備案、高管核準等方面進行必要的限制。始終保持監管高壓態勢,全面清查違規資金運用、股東虛假注資、公司治理失效、資訊披露不實等問題。依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影響惡劣、屢查屢犯的機構頂格處罰。對利用保費虛假注資、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

  二是補齊監管短板,切實堵塞監管制度漏洞。系統梳理制度和流程,深入排查監管漏洞,儘快補齊制度短板;加強各領域監管制度的協調統一,防止監管套利;加快完善監管規則,在放開前端的同時切實管住管好後端。

  三是堅持底線思維,嚴密防控風險。明確風險防控目標,努力減少存量風險、控制增量風險。關注和緊盯重點公司、重點領域和重點産品的風險,防止個體風險演變為局部風險、局部風險演變為整個行業風險。有序處置一批風險點,對可能産生的次生風險做好應對預案。

  四是創新體制機制,提升保險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準。積極把握“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機遇,鼓勵保險資金投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參與去杠桿和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實現金融資本與實體産業的優勢互補。充分發揮保險風險管理與保障功能,創新保險産品和業務模式,助力公共治理體系建設與社會保障體系完善。

  《通知》提出了做好當前保險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保險監管系統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從全局高度謀劃推進強監管、治亂象、補短板、防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等工作,始終堅持“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勇於擔當,奮發有為,以過硬作風推動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見到成效。一是要勇於擔當。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紮實有序做好保險監管和保險業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形成強有力的監管合力,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做好思想準備、政策儲備和工作準備。堅持標本兼治,正本清源,在防控風險中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突出主業,穩健發展,在支援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保險獨特作用。二是要落地見效。按照保監會總體要求和部署,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督促各保險機構全面對標監管制度,及時將監管要求轉化為公司經營管理制度,確保各項監管制度落地生效。三是要強化問責。建立健全風險責任體系和問責制度,對重大違法違規的保險機構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更加嚴厲的處罰、更加嚴肅的問責。引導保險機構制定公司內部責任追究辦法,切實履行防控風險的主體責任。加強對監管行為再監督,嚴肅監管紀律,嚴防內外勾結干擾監管工作正常進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