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經濟參考報:股市只有從嚴監管 才有健康未來

2017年04月21日 08:33: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自2016年12月以來,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先後在基金業協會、大商所、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國新辦、上市公司協會以及深交所等多個公開場合放出“狠話”。雖然在一些市場人士眼裏,劉主席的講話多是“利空”信號,但在有識之士看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監管思路,正由此日益清晰和系統地顯露出來。

  筆者認為,劉主席的一系列講話表明,今後一個時期,證監會將在從嚴監管的大思路下,通過有針對性的監管舉措和制度建設,依次消除當今A股市場的風險點和亂象,包括再融資、杠桿舉牌、高送轉等,全面規範包括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評估機構等在內的市場主體和仲介機構的市場行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引導資金脫虛向實,並且繼續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在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道路上的改革。

  從一段時間的監管實踐看,則體現了劉士余在兩會前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提出的“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穩”是“進”的前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不良資産、債券違約、影子銀行、網際網路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要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落實到資本市場上,“穩”就是要嚴格監管和規範各類市場主體,尤其要提高上市公司、券商、基金以及其他仲介機構的合規經營水準。3月17日,證監會對2017年度專項執法行動進行了總體部署,將在繼續嚴厲打擊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等傳統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全面篩查可能産生系統性風險、影響市場穩定、干擾改革發展的各類違法案件。4月14日,證監會又宣佈組織開展律師事務所從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證券法律業務專項檢查工作。都體現了這一思路。

  “穩”的另一方面,是要重點打擊市場亂象。近年來,上市公司頻繁無序的再融資,配合炒作的並購重組、高送轉,公募基金通道化,脫實向虛的杠桿舉牌,以及虛假資訊披露、操縱市場等亂象頻頻發生,嚴重扭曲了市場,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挫傷了人們的信心。對於這些沉疴痼疾,從近期的監管動向看,可謂嚴字當頭。2月17日,證監會修訂了再融資相關規定,有效遏制了A股市場再融資亂象。4月14日,針對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證監會部署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查處。在高送轉方面,監管層表態之後,也陸續有多家上市公司對分配方案進行了修改。

  處置風險點,打擊市場亂象,凈化市場環境的目的,則在於“進”,即為資本市場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奠定基礎。今年以來,在市場基本保持穩定的同時,新股發行速度顯著提升,進一步發揮了市場的融資功能。從市場的再融資結構來看,可轉債等正在興起,融資結構正在得到優化。

  近一段時間,有一些聲音認為,監管部門管得太寬太死,限制了市場的活躍。筆者認為,對無序再融資、高送轉等種種A股市場的頑疾,必須下猛藥,在市場失靈乃至“生病”的時候,監管部門理應勇於擔當,有所作為,既放“狠話”,又動真格。儘管有些監管舉措可能導致股指一時波動加劇,但從長遠來看,將營造更好的市場生態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資金進場,激發市場活力,從而有利於A股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