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宜人貸九成借款人支付年化利率40% 壞賬率滿負荷緊繃

2017年03月21日 08:27: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市場對宜人貸的發展呈現出悲觀看法,在宜人貸公佈財報後的首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幅達12.43%,報收25.65美元。次日再跌9.08%,報收23.32美元,兩天累計重挫了20.38%。

  2016年全年,宜人貸為32.1萬位合格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202.78億人民幣(29.21億美元),較2015年全年增長112%,收取的服務費達49.11億,同比增128%。宜人貸全年凈賺11.16億元,同比增長305%。據計算,平均每位客戶貢獻了1.53萬的服務費,而49.11億元的服務費已佔促成借款總額的24.22%。

  不過,宜人貸在利潤暴增的同時存在諸多隱憂。

  四大類借款壞賬率均出現增長,信用等級最低的D類借款比例上升。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分別為5.1%、6.6%、8.2%和6.7%,截至2016年9月30日分別為4.6%、5.3%、6.7%和5.2%。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第四季度,A、B、C、D借款佔當期促成借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3.2%、4.7%和87.8%,高風險的D類佔比接近90%。而2014年D類客戶僅佔0.3%。

  借款成本高,頻受“高利貸”質疑,D級年利率近40%。根據此前宜人貸的招股説明書,A、B、C、D四級分別對應16.9%、27.4%、33.5%、39.5%的年利率。也就是説,九成借款人的借款成本是年化逼近40%,這已經超過最高人民法院保護的借貸利率。宜人貸方面表示,D級39.5%的利息其實包括10%-12.5%的合同利率,這是在法律保護區間的,剩下部分是28%左右的服務費。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借款利率為“利息+服務費”的模式超過36%的平臺實際上是打了違規的擦邊球。

  行銷費用居高不下。作為宜人貸運營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項,行銷費用佔比達到將近80%,並呈現了超出借款額增長的趨勢。財報顯示,宜人貸第四季度的銷售費用達到了5.38億人民幣,佔同期促成借款總額的8.1%,較上季度的7.5%和2015年同期的7.4%有明顯上升。分析指出,宜人貸短期內用高企的行銷費獲取的客戶,可能很多是一錘子買賣。只有潮水褪去後,方見其果。

  質保服務專款(此前叫做“風險備用金”)或為變相擔保。財報顯示,第四季度質保服務專款賬戶共支出2.97億元人民幣(4271萬美元)用於支付違約借款本息。此前,宜人貸還陷入了“挪用備付金”的爭議中。2016年12月起,宜人貸從品質保障服務活期專戶中提取了7.5億元購買理財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C類貸款的壞賬率已經超出了質保款的7%計提比例,而佔總借款金額約9成的D類貸款的壞賬率為6.7%,已經大幅接近於7%的質保金提取比例。分析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借款逐漸到期,借款壞賬率還將持續增長,或將衝破質保款這道防線。之後,宜人貸可能會犧牲利潤,大幅提取質保金,這意味著當前宜人貸的利潤增長,很可能只是鏡花水月。

  2016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05% 公佈財報後股價大跌

  作為第一家國內在紐交所IPO的網貸平臺,宜人貸的業績報告一直備受關注。3月16日,宜人貸發佈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其中,四季度凈利潤3.798億元,同比增長356%;全年凈利潤11.16億元,同比增長305%。

  2016年,宜人貸為321,019位合格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202.78億人民幣(29.21億美元),較2015年全年增長112%;57%的借款人通過線上渠道獲取;借款總額的38%通過線上渠道促成,線上渠道促成金額的97.8%通過移動渠道促成。2016年,宜人貸為597,765位出借人完成250.38億人民幣(36.06億美元)的資金出借。出借行為100%通過公司的線上平臺完成,其中83.0%通過移動渠道完成。

  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貸凈收入10.71億人民幣(1.54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137%;凈利潤3.80億人民幣(5,47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356%。宜人貸為110,785位合格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66.75億人民幣(9.61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102%;為194,505位出借人完成78.07億人民幣(11.24億美元)的資金出借。

  宜人貸CFO叢郁先生表示:“公司優秀的財務業績主要得益於促成借款量的強勁增長,以及我們對運營成本和費用的有效控制。2017年,行業在監管的驅動下繼續整合,市場環境更加健康。我們將繼續擴大借貸業務規模,並充分利用已有客戶基礎,挖掘新的收入機會。同時,我們將加強行業夥伴合作,提高獲客效率、降低資金成本。我們有信心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並設定了2020年一千億人民幣借款金額的企業發展目標。”

  展望2017年全年,宜人貸預計促成借款總額為330億人民幣至350億人民幣(47.53億美元至50.41億美元);預計凈收入為44億人民幣至46億人民幣(6.34億美元至6.63億美元)。

  宜人貸發佈財報後,股價接連遭遇重挫。公佈財報後的首個交易日,宜人貸股價下跌3.64美元,報25.65美元,跌幅達12.43%。次日再跌9.08%,報收23.32美元,兩天累計重挫了20.38%。

  四類借款壞賬率均增長

  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分別為5.1%, 6.6%, 8.2% 和6.7%,截至2016年9月30日分別為4.6%, 5.3%, 6.7% 和5.2%。

  據新京報報道,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宜人貸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分別為5.1%、6.6%、8.2%和6.7%,這些借款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累計凈壞賬率分別為4.6%、5.3%、6.7%和5.2%。這意味著四大類借款壞賬率均出現增長。

  根據其招股説明書,宜人貸把借款分為A、B、C、D四個種類,風險逐步增長。此次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A、B、C、D借款佔當期促成借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3.2%、4.7%和87.8%,高風險的D類佔比接近90%。

  近年來,D類客戶出現了迅速增長。其招股説明書透露,2013年全年,宜人貸2.58億元的成交額皆來源於A類客戶;2014年全年平臺共撮合了超過22億元的借款,約86%來自A類客戶,雖開始有了D類客戶,但僅佔0.3%。

  針對壞賬率,宜人貸方面指出,“逾期90天以上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體現的是一個特定時期內促成的所有借款隨著時間推移所表現出來的累計凈壞賬水準。對比來看,國內銀行並不會把當期的壞賬額帶入下期。

  九成借款人支付年化利率40% 被疑高利貸

  每次發業績報告,宜人貸都會遭到“高利貸”問題的質疑。據了解,宜人貸將借款人分為A、B、C、D四個等級,不同的信用評級給予不同的利息和交易費標準。具體來看,A、B、C、D四個等級對應的交易費分別為5.6%、18.5%、26.4%、28.2%,借款人貸款的年利率則為16.9%、27.4%、33.5%、39.5%。   

  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貸A、B、C、D借款佔當期促成借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3.2%,4.7%和87.8%。即宜人貸九成的借款人貸款年利率近40%。

  中國網財經援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直言,通過高利率來發展業務會有問題,一方面平臺是通過收益來覆蓋風險,另一方面能接受這麼高的借款利率的客戶相對劣質,壞賬率會比較高,模式不能持續,問題到一定程度會不會爆發都有疑問。做金融從來都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根據最高法的規定,利率在年化24%以內的屬於法律保護區,借貸利率24%-36%之間的,由借貸雙方自由約定,而借貸利率高於36%的,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要求出借人返還已經支付的超過36%部分的利息。

  宜人貸方面表示,D級39.5%的利息其實包括10%-12.5%的合同利率,這是在法律保護區間的,剩下部分是28%左右的服務費。對於高昂的服務費,宜人貸方面表示,主要用於支付平臺提供的信審服務,撮合服務加上風險定價服務等等,“因為在中國現在徵信環境下,網貸平臺的資金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另外像運營成本,獲客成本,違約成本都比較高,所以只有現在的服務費水準才能做網貸服務,而且宜人貸收取的費用在網貸平臺中應該是常規水準。”

  野馬財經報道稱,網貸之家研究員陳曉俊表示,最高院公佈的“民間借貸規定”提出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超過24%、36%的兩種情形。而P2P網貸平臺由於涉及服務費,導致投資人拿到的收益率會遠低於借款人實際付出的成本,這就導致與最高院的情形略有不同,因此借款利率為利息+服務費的模式超過36%的平臺實際上是打了違規的擦邊球。

  行銷費用居高不下 佔運營成本的近80%

  有分析指出,宜人貸迅猛的利潤增速,是基於其放款量的極速增長,宜人貸在發放借款時,提前收取了高昂的服務費用,實現了凈利潤在短期內的快速擴大。但隨著借款的逐漸到期,其壞賬不斷暴露出來,並且這種壞賬率已經有超出“質保款”提取比率的趨勢。

  據宜人貸披露的運營成本及費用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運營成本及費用為6.76億人民幣(9,731萬美元),上季度為6.74億人民幣,2015年同期為3.27億人民幣。

  行銷費用是宜人貸的重要成本支出,這項費用居高不下,佔據運營成本的近80%。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銷售費用為5.38億人民幣(7,748萬美元),上季度為4.23億人民幣,2015年同期為2.43億人民幣。本季度銷售費用佔本期促成借款總額的8.1%,較上季度的7.5%和2015年同期的7.4%有所上升。

  老虎財經分析認為,這源於過去幾年來網路信貸的快速發展,甚至傳統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大規模擴張個人信貸業務,這都導致市場各種廣告渠道的價碼水漲船高,在網上獲取借款用戶,已經變得越來越難。而通過網路獲取借款人,正是宜人貸目前重要的拓客方式。財報顯示,宜人貸57%的借款人通過線上渠道獲取,借款總額的38%通過線上渠道促成,線上渠道促成金額的97.8%通過宜人貸借款APP促成。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下,錢燒得有點猛了。

  四季度支出2.9億元 爭議的質保服務專款

  2016年8月23日,宜人貸的“風險備用金”更名為“品質保障服務專款”(簡稱“質保服務專款”)。

  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貸按照本期促成借款總額的7%計提質保服務專款4.81億人民幣(6,923萬美元),本季度質保服務專款賬戶共支出2.97億人民幣(4,271萬美元)用於支付違約借款本息。

  據悉,第三季度,宜人貸風險備用金賬戶共支出2.01億人民幣(3,019萬美元)用於支付違約借款本息;第二季度,這個數為1.56億人民幣(2,340萬美元);第一季度是1,570萬美元。

  “清流消費金融”分析指出,C類貸款的壞賬率已經超出了質保款的7%計提比例,而佔總借款金額約9成的D類貸款的壞賬率為6.7%,已經大幅接近於7%的質保金提取比例。壞賬率是2015年發放借款的壞賬率,到了2016年已經如此狼狽,宜人貸的産品還有24月期、36月期、48月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借款逐漸到期,2015年的借款壞賬率還將持續增長,衝破質保款這道防線,並不是什麼難事。

  一旦質保款被衝破後,出於“剛性兌付”的考量,宜人貸可能會犧牲利潤,大幅提取特殊風險準備,這意味著當前宜人貸的利潤增長,很可能只是鏡花水月,終將破滅。

  此前,宜人貸“質保服務專款”飽受爭議。《北京商報》報道,今年1月5日,宜人貸發公告稱,去年報告期內,宜人貸從品質保障服務活期專戶提取人民幣7.5億元至品質保障服務資金理財賬戶購買理財。對於該事件,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公開表示,質保服務專款或風險備付金實際上類似于銀行存款保險,但按照現在的監管,P2P平臺只是資訊仲介,不應提供該服務;P2P平臺拿自身錢款投資理財,無可厚非,但不能以保障出借人的名義。

  據法制日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認為,質保服務專款就是P2P行業以前的風險備付金或者風險準備金,暫行辦法已經禁止這種行為,平臺為了逃避監管換了一個馬甲而已。

  不過,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亞認為,目前的監管政策,只是禁止網貸平臺直接或變相向借款人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保息,至於質保服務專款是否為變相擔保還需要經有關部門認定。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