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黃金變現正規渠道不暢 非法回收騙局氾濫花樣百齣

2017年03月10日 08:20:47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正規渠道不暢 非法黃金變現騙局氾濫

  3.15調查

  國際金價上漲讓此前被套消費者看到了春天,同時也推動了實物黃金交易的熱情。但入手的黃金如何變現卻困擾著很多消費者。目前民間實物黃金的回購和變現渠道並不暢通,這也使得無證黃金回收氾濫,高價黃金回收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貓膩?讓眾多消費者大呼上當的無證黃金回收又為何屢禁不止?

  黃金回收騙局頻現

  一直以來,黃金良好的穩定性和稀有性一直都是人們眼中財富的象徵,而黃金具有的天然保值功能更是其他貨幣無法媲美的,因此,黃金價格的一漲一跌都牽動著人們的關注。

  就在今年金價大漲的時候,一些用黃金飾品變現的消費者卻沒有想像中的喜悅。消費者陳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她看到黃金價格上漲,於是決定將自己的黃金飾品變現,為了方便,陳女士就在家附近的一家寫有“高價黃金回收”的街邊小店進行了黃金變現交易,店家以要洗金為由將陳女士的金飾放在溶液中清洗,隨後進行驗金,再為金飾稱重。讓陳女士驚訝的是,黃金飾品的重量竟比她購買時的黃金重量低了1.3克,陳女士立刻向店家提出了質疑,但店家聲稱克重的降低是由於她多年來佩戴金飾造成的損耗。將信將疑的陳女士回家後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懷疑店家在她的金飾裏做了手腳。

  其實,陳女士的遭遇並非個案,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早在幾年前,全國各地便上演著各類無證黃金回收的騙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顯示,金銀的收購,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除經中國人民銀行許可、委託的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金銀。

  對此,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珠寶鑒定師師俊超表示,目前街邊的“黃金收購”多為無證經營、未在央行辦理黃金收購許可證的非法商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大多是第一次進行“黃金回收”交易,經驗尚淺,因此,回收黃金的商家除了用高價做幌子吸引消費者上鉤外,只要稍一忽悠,就會讓消費者深信不疑。如今,像這樣不法回收黃金的商戶已經成為行業內的頑疾,而商家也正是借著消費者對黃金回收認識不深的心態招搖撞騙,並且多數消費者因為沒有掌握切實的證據,受騙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行騙手段花樣百齣

  對於消費者來説,除了會選擇在金價上漲時進行黃金首飾出售外,大多數消費者出售黃金首飾多是為解燃眉之急,急於變現,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基於消費者的這一心態,騙局才屢屢得手。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出售煙酒的商戶挂出了“高價回收黃金、鑽石”的牌子,當記者問及回收黃金的價格時,該商戶表示會根據每天國際金價的不同有所變化,但是他給出的價格卻略高於當天的國際金價,按照商家的説法,他們這也是為消費者考慮,因為黃金的保值性眾所週知,他們以略高的價格回收金飾,是相信黃金未來仍然有穩健的升值空間。那麼,這些商家是真的在為消費者考慮嗎?

  談及“黃金回收”的騙局,寶瑞通典當行高級典當師徐泊濤表示,商家看準了消費者黃金急於出手的心理,於是先用高價作為誘餌吸引消費者上鉤,之後便會使用最為常見的行騙手法就是在秤上做手腳,行內俗稱“八兩秤”,也就是商家所稱的重量要比實際重量輕,如果消費者不清楚自己金飾的克重就非常容易上當受騙。但即便消費者熟知金飾克重,提出了克重減輕的質疑,不法商戶便會以佩戴導致的損耗為由繼續行騙。其實,黃金擁有的良好延展性和穩定性,即便歷經上千年也依然可以完好如初,而由佩戴造成的磨損程度更是微乎其微,一般不會超過0.1克。除此之外,一些無良商家還會以消費者金飾純度不高,或是以金飾沒有發票為由,扣除相應的費用。

  在利益的催生下,黃金回收的“行騙招數”已不僅僅是在秤上做手腳這麼簡單,一些新的騙術應運而生。“不少商戶會利用洗金的方式從金飾中偷金,目前洗金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正規黃金回收渠道如銀行、典當行會使用超聲波洗金,這一方式對金飾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價格和成本相對較高。徐泊濤表示:“另一種是利用化學試劑進行清洗,這也是不法商販最常用的洗金偷金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只是對金飾表面進行清潔,不會破壞金飾本身。但一些非法商戶會將濃硝酸和濃鹽酸調配成一定濃度的化學試劑(俗稱“王水”)對金飾進行清洗,儘管黃金擁有良好的穩定性,但在強酸環境下很容易出現部分溶解現象。面對同樣是無色透明的溶液,即便買家在消費者面前進行操作,也會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黃金偷走。”

  “買易賣難”後遺症

  俗話説,有需求就會有存在,儘管很多人知道無證黃金回收屬於非法經營,並被執法部門屢次叫停,但市面上“黃金回收”的騙局卻還在不斷上演。

  從實物黃金市場的變現不難看出,儘管近幾年國際金價起起伏伏,但依然難改人們購買黃金的熱情,甚至不少消費者認為,購買黃金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中寶協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珠寶行業黃金消費量超過900噸,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黃金市場銷售額約3100億元,佔我國珠寶零售總額的近60%。國內巨大的黃金消費量其實與匱乏的回收變現渠道並不對等。

  雖然消費者購買黃金的熱情不減,但黃金放在消費者手中還不是錢,只有將黃金轉化成現金才完成了投資的最後一步,或許很多喜歡將黃金放在手裏才覺得“踏實”的投資者們並不知道,黃金買得容易變現卻並不容易。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金店發現,目前金店只提供金飾“以舊換新”業務,尚未涉及金飾回收變現業務。對於金條來説,大多數金店也不予回收,即便是開展金條回購業務的銀行也只是回收自己銀行出售的金條。正規渠道除了金店和銀行外,典當行雖然能夠回收民品,但給出的價格相對較低,且還要交納一筆不低的手續費。在師俊超看來,正是因為正規黃金變現渠道狹窄帶來的諸多不便,那些無證黃金回收商販才會屢禁不止,才會讓消費者鋌而走險選擇街邊的無證黃金回收進行交易。

  面對狹窄的黃金回收變現渠道,消費者該怎麼辦?又該如何盡可能地規避風險呢?師俊超表示,消費者在選擇黃金變現時,應該先了解當日的國際金價,這樣才能對回收者提出的金價有所對比。如果消費者一定要去街邊金店進行“黃金回收交易,要提前對金飾的克重進行稱量,並留下切實的證據,在商家清洗過後再進行稱重核實。此外,在商家進行金飾處理的過程中,還要儘量避免讓金飾離開自己的視線。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