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董少鵬:A股調整有過度之嫌 監管層應穩定市場預期

2017年05月11日 13:16:22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昨日,上證綜指再創近期新低,接近今年以來最低點,創業板擊穿2015年大調整時的最低點;並且,上證綜指已經連續17個交易日低開。雖然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面並不支援股市繼續走低,但不穩定情緒有所蔓延,出現了一些杯弓蛇影式的反應,應引起充分重視。全面客觀地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完整準確地理解相關政策意圖,穩定市場預期,做好包括股市監管在內的金融監管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監管部門對一些金融領域加強整頓,客觀上促使部分資金降低風險偏好,短期內對股市運作形成有一定壓力。但對此過度擔憂,甚至認為股市會進入新一輪深度調整,筆者認為是難以成立的。

  目前進行的金融整頓主要目的是排查處置風險點,夯實金融改革發展的基礎。從各個金融領域來看,風險分佈並不是均衡的,目前排查重點是保險、地方債務、網際網路金融等,特別是查處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行為。就股市而言,自2016年2月份以來一直沒有停止風險排查,並且取得了顯著成績。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調整後,市場下行風險不是增加了,而是大大減少了。

  股市監管政策是立體的和多方位的,既有對資産重組、再融資等的約束性措施,也有對現金分紅、中小股東行權等的激勵性措施,既有遏制次新股、純粹概念炒作等短期措施,也有完善資訊披露制度等長期措施。所有措施都是為了建立優勝劣汰、優質優價的良好市場生態,去除過度炒作、內幕交易等弊端。這對於理性投資者是最大的保護,有利於形成以業績和成長性為核心的投資氛圍。

  儘管存在熱點持續性差、資金面偏緊等市場性不利因素,但4月中旬以來的調整仍有過度之嫌。筆者相信,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創新不會因整頓而停頓,穩中求進的基調也不會改變;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紅利將支援大盤止跌企穩。

  第二,要將維護金融安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與推進金融改革發展聯繫起來考慮,全面理解政策內涵。要通過深化改革,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各項金融發展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25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維護金融安全,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礎上,著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科學防範風險,強化安全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業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他還特別提到“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總書記的論述統籌了深化改革、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提高能力等金融工作的主要方面,我們要深入理解並落到實處。

  學習習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講話精神,還應當與“十三五規劃”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內容結合起來。“十三五規劃”專章談了金融體制改革,總的提法是“完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機制,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支援經濟轉型的能力,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這一章分別用三節論述了“豐富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改革金融監管框架”,為金融市場發展明確了任務和路線圖。我們講維護金融安全,不是指單純的平平穩穩,不是沒有效率和創新活力的“太平”,而是要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深化體制改革,促進金融市場發展。

  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應該是始於“責任”、終於“為民”。就是説,從事金融工作的各個主體要堅守社會責任,金融安全和穩定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福祉。要使金融體系、金融機構、金融産品、金融活動真正地為實體經濟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為各主體創業創新、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為居民實現財富安全有效管理服務,形成與實體經濟相得益彰的平臺、機制、規則。

  那麼,金融機構、金融監管者、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都應該本著負責任的基本態度,依法辦事——依法實現利益,依法協調矛盾。法律法規明確了的事項,就按法律法規的規範去做,不能夠挑戰法律法規的權威;同時,法律法規總有不完備之處,總有滯後於市場的腳步之處,那麼,各方面還要遵循基本的道德準則。金融市場要“德法兼修”,要堅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結合。

  我們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做好金融安全穩定工作,促進金融更好更優的發展。要通過深化改革,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各項金融發展任務。

  第三,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是一項歷史性任務,要繼續做實做好。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第四項是“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的“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明確了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

  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3月20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到,關於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觀點有不同。他認為,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可以分三類:即金融業和實體經濟之間可以是雙贏局面,也可以是零和博弈,也可以是雙輸局面。對於中國來講應該做到什麼樣,至少可以有一個初步的結論,就是如果金融業不能夠更好地發展,提供更普遍的金融服務,同時提供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那麼實體經濟就會受到限制。

  筆者贊同周小川的分析,這是因為:其一,我國長期以來保持較高的儲蓄率,2016年我國總儲蓄率為46%左右,其中居民部門為35%以上。儲蓄率高,全社會債務融資就會偏高。我國企業債務率高於其他一些國家,即與此相關。其二,非金融企業債務率高企導致宏觀經濟風險,需要加快解決。中央確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去杠桿”,指向十分明確。

  而解決上述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失衡問題,就需要壯大資本市場規模,擴大居民股本投資的比重。歷經38年改革開放之後,民間積累的財富有所增長,居民資本意識顯著增強,這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創造了條件。通過完善資本市場各項制度建設,加強監管,改善服務,吸引更多民間資本以直接和間接方式(基金)參與股市,是既定的目標,也是歷史性任務。

  按照中央部署,資本市場發展要繼續落實好“五個堅持”,即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重要理念,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協調推進改革穩定發展和監管各項工作。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