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國務院推六大減稅措施 部分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

2017年04月20日 08:25:23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國務院推六大減稅措施 預計全年再減稅3800多億元

  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三檔;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

  ■本報記者 包興安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 11%與6%三檔,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人民幣,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後勁。

  “降費減稅給實體經濟放水養魚,將對振興實體經濟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會議指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深化稅制改革、加大減稅力度,不斷為市場主體減負增力,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在當前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的形勢下,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活力和創新動力,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結構升級。

  會議決定,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以下減稅舉措:

  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將農産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同時,對農産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産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

  張連起表示,將農産品比如化肥、農機,文化用品比如圖書、報刊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將使抵扣鏈條更加完整,有助於減稅。

  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符合這一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減半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並按20%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

  “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75%,體現了中國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和對科研創新的大力支援,也符合國際主要創新驅動國家研發激勵政策普遍對中小企業加大激勵力度的趨勢。”普華永道中國研發優惠服務主管合夥人邸佔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相關具體政策出臺,我國政府研發激勵體系政策層次將得到加強,針對性更突出,將對“萬眾創新”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此外,在京津冀、上海、廣東、安徽、四川、武漢、西安、瀋陽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試點,從今年1月1日起,對創投企業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可享受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自今年7月1日起,將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的投資主體由公司制和合夥制創投企業的法人合夥人擴大到個人投資者。政策生效前2年內發生的投資也可享受前述優惠。

  從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對個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允許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

  上述六方面措施全部到位後,加上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今年前4個月翹尾減收,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會議要求,有關方面要儘快把上述減稅措施落實到位,需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的要抓緊備案,並論證推出進一步減費措施。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