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新消費撬動中國經濟新引擎

2017年01月06日 13:14:2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題:新消費撬動中國經濟新引擎——“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新亮點述評之七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十三五”開局之年,品質消費、幸福消費蓬勃發展,新消費拓展新空間,讓老産業煥新顏。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消費環境,才能更好地發揮新消費的引領作用,助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證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動能:“頭駕馬車”中的主力軍

  50.2%,66.4%,71%,從2014年到2016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三年呈上揚走勢,“頭駕馬車”的地位更加穩固。

  如果説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頭駕馬車”,那麼新消費則是“頭駕馬車”中的主力軍,成為推動經濟持久增長的動力。

  ——從消費人群來看,“一老一少”將引領未來消費,“95後經濟”“銀發經濟”潛力巨大。我國老齡人口已突破2億,專家預測,2050年我國養老市場規模將增至106萬億元。

  ——從消費方式來看,網路消費保持高速增長,前11個月,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速高出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個百分點。商務部發佈的電商“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電商交易額將達到40萬億元。依賴於網際網路技術,共用經濟也方興未艾。

  ——從消費結構來看,電影、體育、旅遊等服務消費快速發展,有研究預測,2025年我國體育産業規模或達7萬億;今後5年文化産業佔GDP比重將超過5%,規模達5萬億元,成為支柱性産業。

  ——從消費種類來看,綠色消費、智慧消費蓬勃興起,前11個月,商務部重點監測企業節能空調銷量同比增長8.3%,超高清電視增長8.2%,4G手機增長6%。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説,新消費的崛起體現了我國經濟較大的發展潛力,在穩增長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一種力量:催生新空間,煥發新活力

  新消費,既拉動經濟總量增長,又帶動傳統産業煥發新活力。

  電商的高歌猛進讓一部分實體店“死去”的同時,也讓另一部分獲得了“新生”。天虹商場引入豐富的商業業態,打造高顏值場景,變成“一個出售生活方式的地方”。銀泰百貨則引入全渠道買手店,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同款同價,並通過多個場景設計提升購物體驗。

  在電商大潮的倒逼下,實體店化危機為動力,加快創新轉型和線上線下融合,提升體驗服務的同時,也利用大數據等資訊手段更好地引導生産。

  阿裏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指出,網際網路引發了消費端變革,讓製造企業獲得了直接的消費者反饋,從而能提供符合市場需要的産品和創新,減少無效庫存和資源浪費。

  既讓老樹發新芽,也在催生新空間。在服務消費帶動下,我國服務業增長勢頭明顯。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佔GDP比重52.8%,比第二産業高出13.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顯示出結構轉型在延續。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研究員鄭慧説,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産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結構升級轉型有很強的層次性和階段性,將直接影響産業結構的變化。

  一個方向:提升品質,豐富供給

  儘管消費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愈發明顯,但要看到我國供給結構和供給品質不適應居民消費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的需求,且一些領域面臨較嚴重的産能過剩,供給結構轉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

  鄭慧説,消費提供方必須創新消費模式,著眼于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鼓勵市場主體提高産品品質、擴大新産品和服務供給,給予消費者以良好的消費感受和體驗。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對提升品質消費、促進幸福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做出部署,有望加速迎來“消費大潮”。

  在提升品質方面,專家建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建設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品質標準體系,完善品質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效率和精準度。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