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活力·實力·動力——中國科技創新爆發巨大能量

2017年01月04日 16:00:12  來源:銳科技
字號:    

  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科研在世界舞臺頻頻驚艷亮相:“天神”交會舉世矚目,“神威”超算雄居榜首,“天眼”開啟搜尋宇宙……不久前的一則消息同樣令人振奮:中國專利申請量首次在單一年度突破百萬件,總量冠絕全球。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帶動下,從數量到品質,中國科技創新都取得顯著進步。毋庸置疑,中國不斷提升的創新活力和科研實力,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百萬專利彰顯創新活力

  根據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去年11月發佈的報告,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達110多萬件,幾乎佔到全球總量的四成。同時,中國專利申請增速最快,增幅高達18.7%。

  其實,中國專利申請量已經不是第一次奪得全球“頭把交椅”。近幾年,這一數字逐年增加,趨勢明顯。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在報告中指出,“這反映出創新勢頭在地理上已發生轉移”。

  專利申請數量增長的背後,是創新活力的不斷提升。正是這種活力,讓向來以創新見長的西方人逐漸將目光投向東方。英國《經濟學人》、美國《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去年紛紛刊文,討論西方“借鑒”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創新、“山寨”中國移動應用産品的現象。

  總體上看,這種“被山寨”現象仍屬初露荷尖,而非雨後春筍。但無可否認,中國科技企業近年來的創新卓有成效。歐美科技企業對中國産品、中國創意的“重新認識”,彰顯出中國的創新自信。

  重大項目凸顯科研實力

  令人欣喜的是,在中國,不僅整個社會的小發明、小創造不斷增多,大科研、大成果也不斷涌現,其中不少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世界最快的超級電腦、史上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即使不是科技“發燒友”,這些在2016年拿下“世界第一”的重大科研成果也一定會讓你如數家珍,更不用提神舟天宮交會對接這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大新聞。

  在科技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每一項“世界第一”的取得都殊為不易,而更值得驕傲的是,中國科研自主創新程度正在不斷提高。

  中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就是典型例子。在美國政府對中國一些機構實施晶片出口限制之後,“神威·太湖之光”實現核心部件國産化,以“硬實力”奪得全球超算冠軍。

  重大項目能取得突破,依仗的是科研整體實力增強。英國《自然》雜誌發佈的“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顯示,中國科研機構正引領全球高品質科研産出的快速增長,在全球100家科研産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

  科技創新提供發展動力

  無論是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加,還是重大科研項目的突破,其意義都不只限于科技層面,還在於為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巨大驅動力。

  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指出,中國不僅在不斷提升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並且“正在把創新作為經濟戰略的核心”。

  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報告也特別提到,中國的專利申請呈現數量增長、品質提高、結構優化的特徵,是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參考指標和積極信號。

  實際上,中國科技創新的進步,將不僅推動本國的經濟增長,還將助力全球經濟發展。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表達了這一觀點,認為“中國雄心勃勃的舉動意味著,在對技術突破的全球探索中,出現了又一個選手、一個可以激發創新力的新競爭者,這種創新可能最終讓全球經濟再次走上一條更快增長之路”。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