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阿里巴巴首次起訴平臺售假商家索賠140萬 馬雲真的要打假了

2017年01月05日 15:09:59  來源:界面
字號:    

  元旦剛過,阿里巴巴宣佈已將淘寶平臺上的兩手錶賣家告上法庭,成為國內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店主案。

  1月4日,阿里巴巴將平臺上一家曾出售假冒手錶的網店起訴至深圳市龍崗區法院,以“違背平臺不得售假約定、侵犯平臺商譽”為由索賠140萬元人民幣。

  2016年8月10日,阿里巴巴聯合品牌權利人,配合深圳市羅湖區警方開展行動,查處了劉某位於深圳的經營及居住場所,當場將其控制,查扣125塊假冒施華洛世奇手錶以及2枚假冒施華洛世奇公章等,涉案價值近200萬元,後深圳公安立案處理。

  案發前,湖北籍男子劉某落腳于深圳某花園小區,開了一家淘寶店;劉某還是王某註冊的另一家淘寶店的實際運營者,專門銷售施華洛世奇手錶等。

  表面上,劉某的小生意紅紅火火。但通過大數據排查,阿里巴巴發現劉某銷售的施華洛奇手錶存在假貨嫌疑,並啟動“神秘抽檢”,邀請神秘買手購入後交給“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品牌方進行鑒定,並證實存在包裝不符、做工粗糙、顏色異樣等諸多問題,確係假貨。

  起訴假冒手錶店只是阿里巴巴打假的一個個案。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每年阿里巴巴花在抽檢上的費用就高達1個億。“該案係被阿里巴巴大數據發現,已被警方立案,但我們不僅要把不法分子送進監獄,還要在法律框架內用民事手段繼續追償,讓其出了監獄也不敢死灰複燃。”

  阿里巴巴大數據打假系統每天24小時不停歇在全網掃描商品資訊,並在2015年底組建了平臺治理部,專門有2000多名員工全職負責打假,另有5000名社會志願者積極參與打假。

  除了該案外,阿里巴巴目前已經準備了一份超長起訴清單,計劃以違背合同約定、侵犯商譽為由,不惜一切代價對售假店主展開持續追償。本案作為第一案,目前已經訴狀遞交深圳市龍崗區法院,等待法院立案,售假店主劉某被索賠140萬並在媒體上公開道歉。對於被訴店舖的消費者而言,阿里巴巴也將按照平臺相關規則協助其對商家發起維權。

  這是阿里巴巴面對打假壓力的最新反應。2016年12月2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時隔四年後再次將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影響阿裏股價下跌,市值蒸發約60億美元。

  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加入國際反假聯盟(IACC),成為該國際組織的首個電商成員。但在一個月後,由於多個歐美名牌強烈反對,聯盟暫停了阿裏的會員資格。

  如果想取得國外資本市場和國外品牌商的認可,阿里巴巴必須在打假上拿出更多誠意、投入更多精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研室主任、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研究員肖志遠認為,傳統的智慧財産權侵權訴訟,存在訴訟週期長、舉證責任重、民事賠償額度低、刑事責任追究難且刑期較短等難題,電商平臺通過合同前置,在合同中明確約束商家不得售假不失為一種直接手段,並借此對不良商家開展違約訴訟,有利於將紙上的智慧財産權保護落實到實處。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助理研究員周輝認為,通過訴訟將進一步增加售假者的違法成本,拓寬打假機制、提高全社會打假的震懾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也表示,打假需要社會綜合治理,而不是依靠單一企業的努力,此類起訴行為,一旦結合主動排查和大數據系統,成為系統化、持續性的行動大規模展開,加之動輒幾百萬元的索賠,會成為投向制假售假者的重磅“緊箍咒”。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