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30歲前如何在一線城市買套房?

2017年01月04日 10:23:53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買房似乎是永遠的話題。對不同的人來説,房子意味著不同的價值,資産、學位、安全感、城市認同……五花八門,總之,房子是個充滿誘惑的東西。尤其今年一線城市的房價走勢,讓更多人義無反顧,加入到了買房大軍中來。

  我們很想知道,如何做到不靠父母資助,30歲前獨立在一線城市買到房。

  我們花了大概兩個星期時間尋找採訪對象,最終發現,24至30歲能在一線城市買到房的青年並不少見,然而,不靠父母的案例極少極少。

  那麼,這幾位採訪對像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們有的趕上房價不高的年份,及時出手搶得先機;有的身處高薪行業,幾年積攢馬到功成。

  買房的人各有各的路徑,而不買房的人,或許都有一樣的原因——窮。T_T

  好吧,今天我們要談的事對不少人來説或許有些“感傷”,但一定要買房才算成功嗎?生活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答案當然不是唯一。

  讀書時就工作儲蓄

  畢業三年買三套房

  我是帕克雷特。2011年我大學畢業,到了廣州海珠區工作,那一年年底開始看房,第二年三四月份,我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在同齡人中算是比較早吧。

  當時房價還沒有漲得太厲害,我手頭資金比較充足,就沒向父母要錢,用自己積蓄付了首付。沒記錯的話,那套小兩房首付花了30萬。

  也許有人覺得奇怪,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哪來這麼多錢?其實我那時已經有好幾年工作經驗了。2008年的時候我還在讀書,學校裏有幾個師兄在做培訓學校,我就跟著他們一起做,利用工作日晚上或是週末時間,在外面做些家教培訓之類的兼職,到大四時專業課變少了,我基本開始全職工作,這期間收入都還不錯。

  畢業後,幾個師兄覺得我已經比較熟悉這個領域,邀請我繼續和他們一起幹,所以我當時在這個行業已經不算新人,拿的待遇也是按照已有幾年工作經驗的標準。我們主要做的是高考培訓,我的月薪根據課時多少不等,大概每個月兩三萬左右。

  工作到第二年時,我女朋友也畢業了。我和她從高中時就認識了,雙方也已經見過家長,根據廣州的限購政策,我就想在婚前,我們兩個各自名下有一套房最好,省得浪費名額。那時手裏又攢了一些錢,就給她買了一套小公寓。

  本來想就這樣安安穩穩地過下去,2013年時,我考上了天河區的公務員,就辭去了培訓的工作。新的工作地點離海珠很遠,如果開車上班的話也沒問題,但我住的小區車位特別緊張,每次停車至少要等1個小時,或者把鑰匙交給保安讓他幫我停車,很不方便。正好趕上我要買婚房,經人介紹,我在配套更完善的小區買了大一點的房子。現在我已經結婚很多年啦。

  這兩年房價漲得很快,早買房的人,也許算是比較幸運的一批吧,不過我覺得,我的投資不算太成功。比如我女朋友那套公寓,她比較追求完美,當時不想買太老的房子,只好在周邊給她買了一套商住公寓,這麼多年價格漲幅很小,如果當年買的是住宅,就算房子老一點,現在可能都升值百萬左右了吧。

  房子能帶來什麼呢?像我買了第一套房後,心裏真的安穩了很多,有一種“總算把手裏的錢花出去了”的感覺。我們這些工薪階層,投資渠道很少,如果手裏的錢不花出去,也許突然間就貶值了,換成固定資産才安心點。我發現我單位裏那些新人,哪怕剛畢業沒錢,都會讓家裏支援,先買一套小房子住著。

  小公寓一步步換大房

  我是圓子,現在深圳從事網際網路行業。我第一套房買得早啦,2002年,那時我才工作剛滿兩年,當時買房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覺得租房不划算。

  那時我還在電信工作,公司包了吃住,我也不是很物質的女生,所以平時花錢地方不多,工資就一直攢著,兩年後好像攢了10萬塊。我看旁邊小區裏有小公寓出售,首付6萬,我算了下,每月房貸一千五,比租房划算多了,就買了下來,還裝修得挺好看的。

  其實一開始我是打算給家裏買房子的,結果問我爸媽時,他們説不需要。那點閒錢除了存銀行,也沒別的用處,我就給自己買了房子,買的時候我爸媽都不知道,後來閒聊時,他們才知道我在深圳買了房。

  第一套房是在深圳羅湖區的蓮塘,2006年時我買了第二套房,當時我男朋友覺得,我已經有房子了,沒必要再買,我沒聽他的,把車賣了湊夠了首付。後來證明我這個選擇是對的,誰能料到深圳如今的房價這麼高呢?最近我剛把第一套房出手,如今的價格已經是70萬了。

  當然也有投資失敗的時候,我老家在江西南昌,2005年我給父母買過一次房子,那個房子比較偏郊區,配套不完善,這麼多年都沒怎麼升值,花了差不多10年,才好不容易脫手了。

  現在我住在南山區華僑城,這套房子真的是勒緊褲腰帶買的,買的時候我還跟別人借了錢,差點把第二輛車也賣了。不過我從小到大凡事都是自己做決定的,比如讀什麼專業、去哪個城市工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對買房這件事,我心態很好,由小到大,一步一步來就好。

  有成就感也會有新問題

  大家好,我是湖南哈利油!1988年生人,因為高考數學考得不錯,從本科畢業一直從事高中數學輔導工作,至今近五年了。

  我是前年(2015年)7月買的房子,買在了廣東佛山南海,首付接近40萬。我父母沒什麼積蓄,我用的是自己幾年來攢下的工資,還找我姐姐借了一些錢,不過很快就還了。

  買房給我的感覺是五味雜陳的,一方面生活標準提高了,就是想吃什麼吃什麼,想買什麼買什麼,花錢也不太有計劃了,有點實現金錢和人身自由的感覺。別人對你的評價也會發生變化,至少是一種肯定吧。不過這個抉擇也是很複雜的,我買房時沒有廣州戶口,只好買在佛山,現在有了廣州戶口,但已經沒錢買廣州的房子了。

  我認為買房不算一件太困難的事,我很多同學都已經買了房,當然父母也給了支援,自己全資的不多,自己全資的成就感的確更強烈些。但成就感很快就被現實等各方面的問題吞噬啦,除了買房,人生路上還會不斷出現新問題等著你解決。我也是經歷了一些困難才過來的,我的看法是:房子早買早好,人生呢,自由一點,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年輕人要多出去搏一搏”

  我是梁生。對買房這件事,我倒是沒那麼急。我房子買得沒那麼早,買的時候我已工作好幾年了。

  我在廣州讀大學的時候曾創過業,帶了一群師弟師妹做垂直平臺,不過當時自己經驗太少,相應的能力還不具備,整個團隊也不專業,做了兩年後虧錢了。後來我去了另一家企業,還是做電商,正好趕上了電商的爆發期,我們的企業成為了行業裏的佼佼者,因為企業也是在創業期,我的工資並不高。有了行業積累,我也有自信了,再次創業,給別人做諮詢顧問業務,一路這樣走了過來。

  老實説,創業的確沒讓我賺什麼錢,但隨著水準和資歷的提高,名氣不斷上漲,行業內會給你一個相應的價格,獵頭也會找過來。2013年接近30歲,我才在廣州買了第一套房,那是我真正賺錢的第一年,買房用的主要是我那年的積蓄。

  其實如果不是當時要結婚,考慮到家庭的因素,我甚至希望再博一把,把買房的錢用來創業,追求理想。我現在終於有了專業的團隊,有了很好的理念,後面還有過幾次很好的機會,但我都猶豫了,因為我要考慮再創業時,每月我的收入和我家庭所需的開銷。現在有了家庭責任,就不再像曾經孤家寡人時,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奮鬥。

  這樣就陷入了一種窮人思維,每天思考更多的是生活,而不是理想。我現在的工作很輕鬆,小日子過得也很開心,不過坦白來説,心裏是有一點點後悔和遺憾的,但為了家人,也覺得值了吧。

  我是個很樂觀的人,有沒有買房對我來説沒那麼重要,如今年輕人想法也許不一樣了。我現在所在的公司是行業裏的TOP,裏面有很多剛畢業的很優秀的新人,他們在這裡待久了,就會習慣了這裡的模式。你想,這些新人工資大約是8000—10000之間,在這裡一直幹下去,就算逐漸升值加薪,然後穩定在一個區間,最終能賺多少?

  如果他們可以去外面拼搏一把,做點事業,雖然未必成功,眼界一定會大大提高。有了前期的積累,有了眼界,行業裏給你的價格是不同的。年輕人剛畢業那兩年,多去外面拼搏拼搏,不該只是急著買房。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