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11月外匯儲備逼近“3萬億”關口意味著什麼?

2016年12月08日 10:31:5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人民銀行7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16億美元,較10月末下降691億美元。經歷連續5個月“縮水”,外匯儲備正逼近3萬億美元。專家認為,我國外匯儲備依然充裕不必擔心,11月資本流出略有增加但總體可控。

  央行數據顯示,11月末外匯儲備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刷新今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11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後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11月外匯儲備下降數額,有近一半源於匯率折算因素。”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11月我國外匯儲備的歐元、日元等主要非美元貨幣幾乎全線下跌,有大約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下降是匯率折算因素導致的。

  數據顯示,11月單月美元指數上漲3%,與此同時,日元、歐元、瑞士法郎對美元分別貶值8.42%、3.57%、2.78%。

  “我國外匯儲備下降的主因還是美元走強,這背後是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上升和對明年美國經濟的預期。”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説,11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貶值了1.69%,外匯市場活躍度繼續提高,央行加大了外匯資金投放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

  經過5個月的“縮水”,外匯儲備正逼近3萬億美元。對於外匯儲備的現狀,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規模多少合適沒有明確指標,是跟隨市場供需變化的。目前沒必要為外匯儲備下降擔心,也不是必須把外匯儲備的規模控制在3萬億美元以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客觀地講,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夠用。”

  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可覆蓋全部外債和六個月進口後還有充足的余量,況且近年來還有每年大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和120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通過金融媒介供應全社會的用匯需求。

  專家表示,外匯儲備是我國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即便近期匯率波動給跨境資金流動造成一定壓力,外匯儲備出現階段性減少也是可以承受的。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11月我國資本流出略有增加,但總體可控,不存在較大的資本外流壓力。”

  外匯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外商直接投資(FDI)日均流入金額與10月基本持平,日均外商撤資金額較10月略有增長,日均利潤匯出基本與上月持平。11月以來對外直接投資(ODI)項下購匯額呈每週遞減趨勢,且ODI項下日均購匯額與全年ODI項下日均購匯額基本持平。11月以來日均外債還本付息較上月明顯減少。

  “資本項下,那些有真實跨境交易支撐的企業的購匯意願並未出現激增,大部分企業還是根據項目進度來安排用匯。”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外匯局初步統計,11月份,全國貨物貿易項下企業日均購匯額較10月份下降6%左右;貨物貿易項下收支順差繼續保持單月超100億美元的態勢。

  與此同時,外匯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受“雙11”“黑五海淘”跨境電商大力促銷,以及人民幣波動等因素影響,今年11月個人購匯出現環比增長27%。但總體看,今年1月至11月個人購匯僅比去年同期增長15%。

  “12月資本外流壓力將有所緩解。”謝亞軒表示,一方面,預計12月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之後,美元可能階段性見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近期加強了人民幣對外凈支付的管理,央行用在離岸的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佔款的規模有望下降,資本外流壓力或將得到緩解。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