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養老金入市漸行漸近 已設多重機制保安全

2016年12月08日 10:31:30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字號:    

  (原標題:今日視點:養老金入市漸行漸近已設多重機制保安全)

  種種跡象顯示,養老金入市的步伐越來越近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出爐,共有21家機構入選。對於養老金入市的時間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透露,年內將組織首批委託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

  綜合各種消息來看,投資者對養老金入市最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入市的資金有多大,二是如何保障收益和安全。

  先來説説入市資金的規模。這一點,已經有多家券商作出預測。比如,華泰證券測算,截至2015年年底,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的上限30%計算,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資金規模最大值為11981.1億元,即約有12000億元的資金規模上限。並測算出,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初次入市資金規模約為4000億元,佔流通市值比重為1.1%。

  長江證券稱,從企業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資比例來看,預計養老金投資在股市的比例約為12%,據此估算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初次入市資金規模約為2400億元。

  國金證券預計養老金初期入市資金規模約為3000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約為1%。

  中金公司則認為,雖然30%的投資比例是養老金入市的上限,但在實際運營中可能不會很快達到這一上限。以企業年金為例,2014年企業年金權益類資産佔比只有6%,遠低於30%的上限。在實際運營中,為安全考慮,養老金投資股市的比例很可能達不到30%。

  儘管不同機構的計算方法各有不同,但養老金能為資本市場帶來千億元以上增量資金已成不爭的事實。

  再來説説收益問題和安全問題。

  這就得先來説説養老金的投資理念了。養老金投資要堅持市場化、多元化理念,養老金應投資于金融市場提供的成熟的多種金融産品和不同類型的資産,並通過大類資産配置和組合式投資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業界認為,總體上看,養老金的配置風格會類似于社保基金,但會比社保基金對投資的風險容忍度更低、流動性需求更高。統計顯示,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累計投資收益額為7907.81億元。

  養老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保障資金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必須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而這一點,國家對養老金的投資運營設置了多重保障機制。比如,對投資領域嚴格限定,權益類資産比重不超過30%,遵循“風險低比例較高,風險高比例低”的原則配置資金,並且只限于境內投資。另外,還包括可承諾保底收益,建立風險準備金;選管理機構,多方監督定期披露;優化管理機制,提取風險準備金。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對於養老金入市的安全性問題,是有制度保障的。

  作為中國養老體系中體量最大的部分,養老金收益率長期低下,在賬戶資金缺口逐年擴大的情形下,支付壓力與日俱增,實現自身造血能力的需求越發迫切。入市意味著養老金將在更大範圍內運用金融市場工具,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投資運營,這是其實現保值增值的必然選擇。(證券日報 記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