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企業走出去才能成為 “全球化”公司

2016年06月17日 08:2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根據普華永道的最新研究,2015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繼續創歷史新高,一季度海外並購交易金額高達826億美元。

  上市公司是海外並購的主力軍,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並購交易數量佔比達58%。其中國內主機板和中小板上市企業交易數量佔上市公司海外並購交易總數達61%,遠高於2014年的39%。上市公司的海外並購交易平均金額遠大於非上市公司,去年主機板上市公司交易金額位居第一,超過香港上市公司海外並購交易金額。

  海外並購是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數量井噴代表的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度持續升溫。走出去是大型企業實現“全球化”的重要途徑。

  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培育出來了一大批大型企業,其中財富世界500強的數量過百甚至超過了日本,而且有直逼美國的態勢。但是,由於所處的發展階段限制,我國很多企業雖然規模上很大但是普遍國際化程度不高,鮮有全球行業領軍公司。例如《財富》中國500強中前20名的企業並不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如果以海外收入為標準衡量,可以看出企業規模和國際化不成正比。國際收入最高的前20個中國品牌平均26%的銷售額來自海外,而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企業即美國500家上市公司平均33%的收入來自海外,中美企業國際化程度差距之大顯而易見。

  另外,一方面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給很多行業的公司經營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競爭的國界和邊際愈發脆弱和模糊;另外一方面,國內整體經濟在轉型升級的過渡時期,産能過剩和庫存嚴重在部分領域十分嚴重。

  這些因素都迫使很多本土公司必須走出去,或者為了提升全球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或者為了轉移産能、消化庫存;或者為了保證資源供給、優化採購,或為服務當地中資企業客戶、産業聚集等等。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準的上升,與世界經濟融合進一步加深,本土大型企業為了可持續發展勢必向外擴張,因此走出去是大勢所趨,規模和數量未來可能繼續攀升。

  事實上,“十三五”對企業走出去給予了很大關注,其中提出“支援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産基地,培育一批跨國企業。”當然,在我國很多公司還處於全球産業鏈、價值鏈較低端的時候,技術、標準和服務的大規模走出去還需要一定時間。

  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最近幾年我國企業海外並購仍然以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市場為主,去年開始亞洲國家的並購開始增長,數量上僅次於歐洲和北美,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可能是背後的重要因素。

  從金額來看,歐洲去年超過北美位居並購首選區域,亞洲第二。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以及中國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需求減弱,我國企業在南美和澳大利亞的並購活動降溫。在政策的鼓勵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表現搶眼,直接投資合計148.2億美元。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全球市場融合進一步深化,大中型企業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實力的積累,走出去的企業規模和數量未來將繼續增長。這將推動中國企業整體實力更大更強,國際化程度更高,也只有走出去才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