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財經觀察:人民幣國際化順應全球化發展方向

2015-10-10 13:4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紐約10月9日電(記者王乃水 黃繼匯)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審議日期的日益臨近,此間業內人士對人民幣國際化議題的關注持續升溫。

  專家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順應了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國際和中國市場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和選擇,而中國金融改革的加速推進、跨境人民幣政策的不斷完善,則將加速這一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

  在上周舉行的紐約金融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美國區域管理委員會主席肖玉強做了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主旨發言。他在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在此間主辦的人民幣國際化機遇與挑戰論壇上説,根據一個多星期前的數據,人民幣還只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如今已經躋身前四,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之快可見一斑。

  根據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本月6日公佈的最新數據,以價值計算,8月份人民幣首次超過日元,躋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所佔市場份額達到2.79%。

  肖玉強説,人民幣國際化將是大勢所趨。跨境人民幣從貿易起步,而貿易和融資、投資相關,人民幣正在更廣泛的領域使用。人民幣的産品種類和一些國際貨幣相比已經非常接近了。美國客戶對人民幣的關注度和需求都非常高,工行未來也將推出更多的産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在論壇上説,中國積極主動尋求變革,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品質,以堅實的經濟基礎與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人民幣國際化背書,大大增強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與此同時,中國金融改革加速推進,在金融市場開放、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為構建高效、完善的現代金融體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人民幣國際化縱深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美洲代表處首席代表宋湘燕認為,儲備貨幣多元化甚至發展超主權貨幣已成為新型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改革方向,人民幣國際化充分體現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內在邏輯和必然要求,中國政府是適應市場需求順勢而為。

   雙向波動見證人民幣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

  前段時間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定價機制進行調整,曾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對此,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人民幣報價機制的調整是對中間價與市場匯率偏離幅度的校正,對於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匯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事實上,幣值有升有降、匯率雙向波動,正是市場正常的表現,恰恰説明瞭人民幣國際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這反而有助於金融機構為企業開發更加豐富的人民幣産品,為跨國企業開展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貨幣選擇。

  紐約福特漢姆大學教授多米尼克·薩爾瓦托雷説,市場對定價機制調整引發的人民幣貶值反應過度了。歐元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所佔市場份額遠高於人民幣,日元目前與人民幣所佔份額相當,與它們金融危機以來的貶值幅度相比,人民幣2%的貶值幅度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市場更應該關注的是,中國調整定價機制是與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方向相一致的。

  田國立説,從長期看,人民幣仍是強勢貨幣。匯率的水準主要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屬於決定性的基本面因素。中國的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今年前7個月,作為經常項目主體的貨物貿易順差高達3052億美元,這是決定外匯市場供求的最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撐人民幣匯率長期走強的重要基礎。

   平常心看待人民幣能否納入SDR

  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山泉表示,對人民幣能否納入SDR應該保持平常心。只要中國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人民幣納入SDR將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山泉説,對中國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儘快培育和健全人民幣相關交易市場,在産品創新、交易規則、市場監管等方面儘快與成熟市場接軌。

  可喜的是,中國在市場透明度建設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的進步,包括中國首次向IMF公佈外匯儲備數據以及之前的定期披露黃金儲備數據等,這些都受到國際投資者歡迎。

  喬治城大學兼職教授、IMF亞太部門原主管阿努普·辛格表示,人民幣是全球市場除SDR籃子貨幣外使用最廣泛的貨幣,8月份甚至已經超過了日元,SDR擴圍的下一個目標只能是人民幣。而為了保持SDR籃子貨幣的權威性和合理性,將人民幣納入SDR理應儘早提上議程。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