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春節搶的紅包去哪兒了? 八成變為新紅包

2016年02月14日 09:33: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比起2015年,2016年的“紅包雨”來得要更猛一些,從6歲小孩到七旬老人,大家都拿起手機加入了這場紅包大戰中。根據騰訊科技頻道《企鵝智酷》的一組調查數據表明,2016年除夕那天,僅微信紅包的收發總量就多達80.8億個,同比增長了8倍。忙活了半天,不少市民在統計紅包零錢的時候就發現,發出的紅包往往多於搶到的紅包,而有調查數據也表明,78%的貨幣網際網路紅包中,“錢”仍然以紅包的形式再次分發出去。

  搶到的紅包 繼續發

  根據17000名用戶數據調查表明,78%的貨幣網際網路紅包,“錢”都是通過紅包的形式再次分發出去了,只有30%的網際網路紅包用戶有過提現的操作。記者隨機調查了10名市民的微信紅包記錄發現,其中有8人都是發出大於收入。

  而在紅包大戰中勝出的,大多只擁有微弱優勢,多出個幾十元到一百元,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年長者發紅包 更在意多少

  從調查數據中記者看到,20到39歲的網際網路紅包用戶是絕對的主力軍。其中20到29歲的網民中,至少36.5%的用戶每天會多次使用紅包工具。而30到39歲頻率更高,40.1%每天會多次使用紅包工具。

  與年輕人注重娛樂性不同,年長者更在意金額多少,50歲以上的用戶中,10.9%的人認為單個紅包應該超過10元。

  胡先生的外婆,今年已經74歲高齡了,仍舊沒有落伍,加入親友群,拿起手機和孫輩們一起搶著紅包。一開始,她只會搶和拆這兩項技能,後來紅包的零錢越來越多,她也忍不住要放個“大招”,一齣手就發了100元,讓大家紛紛“跪謝”。今年40多歲的李先生剛學會發紅包,因不懂行情,一開始出手都是五六十元。

  男性比女性 更“愛財”

  在調查數據中,16.4%的男性認為6元以上的紅包才夠意思,而45.9%的女性覺得搶到1元以內的金額也是可以接受的。在紅包發出的場合中,51.6%的人都是親朋同事互相發,29.2%則是通過社交群裏搶紅包。

  “發紅包調節一下氣氛還是挺不錯的。”市民馬佳告訴記者,春節之前,他們家裏就建了一個親情群,大家都在裏面搶得不亦樂乎。“還是很熱鬧。”她表示,搶紅包就圖個樂,而且搶的過程中,大家還可以以紅包之名説上幾句話,反而讓彼此關係更進了一步。

  不過,也有市民持反對意見,“紅包讓大家對手機的依賴性更高了。”市民白先生就感慨,春節吃個年夜飯,大家手上都握著手機,感覺都是心不在焉,仿佛過節都在手機裏過了,嚴重沖淡了過節的氣氛。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