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日媒稱中國飛機在巴黎航展低調且具雄心:抓國內市場抗衡兩強

2017年07月03日 09:17:4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日媒稱,巴黎國際航太航空展6月25日閉幕。歐洲空客和美國波音爭相展開了宣傳戰,但此次中國企業的表現較低調。參展的中國大型飛機企業沒有展示實體機。不過,這種寧靜只是一種假像。實際上,在本國市場的無限潛力面前,中國企業對全球兩強猛追不捨的雄心非常明顯。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9日報道,中國的飛機開發速度非常快。70-90座的支線客機“ARJ21”已經投入商業飛行。在海外飛行需要歐美航空當局的形式認證,但在中國國內則不需要。反過來説,中國被認為只要抓住未來20年存在數千架需求的國內市場,即使不像日本“MRJ(三菱支線客機)”那樣費盡週折走向世界,也完全能與全球兩強抗衡。

  報道稱,實際上,C919已經從中國國內的航空公司等拿到了600架訂單。全球大型飛機企業未來20年的需求預測都認為中國市場會迅速擴大。空客和波音爭相在中國設置了負責內飾和最後的潤飾工序的基地。對大多數飛機企業來説,蘊藏著空前增長潛力的中國市場是應該最優先對待的市場。

  另外,中國還明確了開發中型機的方針。中俄合研的擁有雙通道280座的寬體客機,續航距離為1.2萬公里。開發得到了俄羅斯的全面協助,這一點也備受關注。中國想獲得俄羅斯以軍事實力為背景的高水準航空技術,而俄羅斯想進軍中國市場,二者的利益關係一致。兩國在上海設立合資企業,全面展開了開發。代表産品就是“中俄遠端寬體客機”。

  報道稱,此次,中俄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對設計和機身開發明確分工,集結了雙方的技術。整機開發還具有提高國內零部件供應商的技術和實力的效果,因此優點數不勝數。

  報道稱,瞄準空客(A)和波音(B)的中國商用飛機(C)背後的推力是巨大的本國潛在需求。現階段雖然A和B遙遙領先於C,但放眼10年後的話,兩強也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