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香港再發8張支付牌照 內地又一機構入選

2016年11月07日 08:56: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每經記者 肖樂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宣佈,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三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快易通有限公司、PayPal香港有限公司、易票聯支付等8家儲值支付工具(SVF)的發行人發放第二批SVF牌照。

  今年8月,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5家機構獲得了首批SVF牌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第二批獲得牌照的機構中,易票聯支付為唯一的內地機構,此前,易票聯支付已經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

  8家機構獲第二批SVF牌照

  第二批獲得SVF牌照的公司為三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快易通有限公司、易票聯支付、僑達國際有限公司等,牌照均于11月4日起生效。

  據了解,香港《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已于去年11月13日生效,並設有一年過渡期,讓SVF發行人申領SVF牌照,過渡期滿之後,獲發牌照的機構才能繼續運營。

  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志達表示,加上第二批SVF牌照,目前香港共有13名SVF持牌人,香港金管局樂見市場上有不同背景的公司提供各類SVF産品,令香港的零售支付更趨便利。香港金管局實施SVF監管制度,有助加強公眾對使用有關産品與服務的信心,繼而可推動本地零售支付業務的創新及發展。

  今年8月,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NG (Asia)、HKT Payment和八達通卡5家機構獲得了首批SVF牌照。銀盛支付某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第二批企業的範圍和領域較第一批有所擴大,“首批獲得牌照的是香港本土做儲值卡業務比較久的企業,微信和支付寶也已經在香港開展了比較久的業務,而第二批有一些機構的業務並不是特別大,也獲得了牌照。”

  內地機構赴港拿牌慾望強

  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後,易票聯支付成為第三家獲得SVF牌照的內地機構。易票聯官網資訊顯示,其成立於1999年,2011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收單及網際網路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與國內30多家主要的銀行開展了全面的第三方支付業務合作,是中國銀聯(Union Pay)和 萬事達卡 (MasterCard)國際清算組織成員機構。為國內7-11、美宜佳等連鎖零售行業商戶提供服務,合作業務覆蓋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會員卡、便民支付等。此前,易票聯支付已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

  上述銀盛支付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內地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有非常強烈的願望在香港取得牌照,以便開展業務,“有很多家機構也在積極爭取,但由於申請條件差異以及香港要求較嚴,未能申請成功。”

  “香港監管機構肯定傾向於選擇已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並在香港開展業務,之前的歷史記錄比較良好的企業。”上述銀盛某支付內部人士表示,“在預付卡方面,內地之前有三張牌照被(監管部門)取消,香港方面肯定也會有所借鑒。”

  相較于內地兩百多家企業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銀行卡收單、網路支付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等諸多領域,香港的第三方支付市場玩家甚少,業務集中在儲值卡方面,競爭遠不及內地充分。業內人士指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進入,推動了香港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

  今年9月20日,支付寶在一次生態夥伴大會上透露,作為“Alipay+”計劃的一部分,今年將向香港商戶開放支付寶口碑行銷平臺。數據顯示,支付寶在香港接入的商戶數已達到8000家。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