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百萬噸“當家菜”平抑京城菜價

2016年04月18日 13:32: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一大早,家住和平裏的鄧大媽就揣著小布兜到菜市場採買蔬菜。在芹菜攤前,她一邊從零錢包裏數出3枚1元硬幣遞給商販,一邊念叨著:“菜價終於下來了。”

  一斤芹菜一塊八。早幾個小時,豐臺新發地、通州八里橋、豐臺岳各莊等批發市場中,分別報出了每斤0.8元到1.5元不等的批發價。大批量北方鮮菜的上市,結束了這個春季菜價持續上漲的趨勢,芹菜、萵筍、大白菜等綠葉菜價格迅速降低,有的甚至比去年同期還便宜了三到六成。

  記者從市發改委和市商務委獲悉,從4月起本市蔬菜供應將進入連續數月的量大價低時期,百姓的“菜籃子”不僅會更加充盈,花費也將明顯減少。

  一場寒流 後遺症持續倆月多

  今年菜價為啥波動大?這得追溯至春節前後的一場寒流。

  當時,大部分南方地區趕上了一場“冰雪奇緣”。家中魚缸全都結冰,室內溫度比冰箱冷藏室還低,廣州人忙著搶購羽絨服。

  很多市民津津樂道于寒流趣聞,卻忽略了當季蔬菜凍壞在田間地頭的細節。沒過幾天,北京市場上的蔬菜供應就少了一大半。大蔥將近8塊錢一斤、韭菜將近6塊錢一斤,超市裏的鮮菜品種也沒有往常那麼多。

  按規律,本市蔬菜價格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都會出現季節性上漲,從3月開始下降。但今年3月,能讓老百姓感覺便宜的菜,確實不多。

  “今年明顯受氣候影響。”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調出了菜量、價格以及氣候變化等數據,結論顯示,2015年年底本市及周邊出現的低溫寡照天氣影響北方大棚菜的生産,而2016年的強寒流又影響了南方蔬菜,導致北京蔬菜供應出現了“斷茬兒”。

  春季“斷茬兒” 政府企業急出招

  這個春天,物美超市蔬菜類高級經理鄭福飛不太好過,往年能供應上百噸大蔥的産地經歷了一次寒流,只剩了10多噸“好貨”,農民開始惜售。每天他著急的,都是如何找到穩定貨源供應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在物美的鮮菜供銷大賬上,蔬菜日均銷量400噸才是正常。但年初,儘管所有銷售觸角都在全力以赴找菜源,但最低時物美的日均供應量還是低於200噸,不到正常值的一半。

  面對寒流後遺症,政府部門和商業企業都在想辦法降低産量驟減所帶來的衝擊。

  1月下旬,跟寒流同步,市商務委和河北、山東、廣西、海南等十三個省區市啟動了今年的蔬菜保供聯合行動,從産地精心組織貨源,保障首都市場供應。行動期間累計增加了17.3萬噸蔬菜供應量,相當於日均增加2836噸。菜的種類包括大白菜、蘿蔔、馬鈴薯、洋蔥、黃瓜、豆角等,都是咱老百姓的“當家菜”。

  增量上市 本地菜挑起大梁

  上週末,家樂福白石橋方圓店裏的人還真不少。在擺放新鮮蔬菜的堆頭前,1.98元每斤的聖女果、圓白菜和3.99元的豆角最受歡迎。生鮮部的人已經搬起大筐,補了好幾次貨。

  這些都是價格明顯回落的“當家菜”品種。南方菜雖然還沒緩過勁兒來,但北方菜的大量上市已經穩住了市場。據統計,全市價格回落的蔬菜品種已經達到了監測數量的80%,大白菜、圓白菜、黃瓜、番茄和多數綠葉菜都已進入降價通道。

  數據顯示,最近一週,新發地菜價下降幅度為9.17%,大於上周的3.13%……菜價下滑的速度正在加快。

  另據市商務委監測,這個佔到全市蔬菜供應量70%的市場正在明顯增加供應量,本月15日達到了2021.8萬公斤,月環比增長了兩成多。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已經和10多個省區市供京蔬菜主産地建立了穩固的産銷合作機制,還將新建、提升300多家標準化菜店,讓老百姓買菜更放心、更方便。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