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部分蔬菜價格高燒:宮爆雞丁難見蔥 免費蒜收錢了

2016年04月18日 08:52: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宮爆雞丁難見蔥 免費蒜收錢了

  炒作致部分蔬菜價格“高燒” 預計4月中下旬將回落

  隨著蔬菜主産區供應的恢復,京城“菜籃子”新發地市場的蔬菜加權平均價已經出現連續3周下降的態勢。但是,“蒜你狠”、“向前蔥”與“豬你漲”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市民發現,不僅餐館上調了菜品價格,連驢肉火燒、路邊的炒飯和蓋飯也漲價了。

  “驢火”跟風漲 宮爆雞丁難見蔥

  昨天,市民謝先生跑完馬拉松,回單位上班,準備順路買兩個驢肉火燒犒勞自己,居然發現一個“驢火”漲了一元錢。一問,春節後菜價持續“高熱”,驢肉火燒也跟著漲價了,而且現在即使菜價已經開始回落,老闆也沒有降價的意思。

  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劉先生,前天他到常去的田老師紅燒肉吃午飯,發現餐館在顯眼位置貼出了調價公告,稱由於蔬菜、豬肉價格上漲,為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4月10日起調整部分菜品價格。常去常營一家店吃烤串的閻先生,每次都會要一頭生蒜,最近,服務員告訴他,大蒜收費了,一頭一元,“因為一斤大蒜都得十來元,一元都買不到一頭蒜”。

  記者採訪發現,菜價上漲,不少餐館都跟著上調了菜品價格。路邊的炒飯、蓋飯價格也都上漲了1元到2元不等。

  不過菜價上漲,特別是大蔥成了“貴族”也讓部分消費者高興。酷愛吃宮爆雞丁的姜女士就欣喜地發現,原來點一盤菜,有半盤子是蔥段,而最近明顯看不到蔥了,“今天一盤菜裏就發現了三截小蔥段,只有指甲蓋大小”。

  新發地菜價連續3周下降

  記者在新發地市場了解到,上週五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3.27元/公斤,比4月8日的3.51元/公斤下降6.84%,這已經是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價第3周出現下降。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從4月份以來,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出現了連續下降的態勢。上周菜價下降的幅度達到9.17%,大於前一週的3.13%,説明菜價下滑的速度在加快。

  菜價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就是近期北方産區蔬菜正在按部就班地開始大量上市,“預計4月中旬後,隨著蔬菜主産區供應的恢復,大部分蔬菜價格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冬瓜、新馬鈴薯、新洋蔥等部分生長週期較長的品類,要到5月下旬才能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

  造謠絕産

  在大蒜交流群裏,有人發佈部分地區大蒜絕産消息,但後來證實並沒有那麼嚴重。特別是今年2月底,蒜商們在山東開了一次保鮮行業大會,會上傳出的數據説全國庫存僅剩60萬噸,自那天起大蒜就開啟了“瘋漲”模式。

  囤蒜抬價

  一些大的投機商,比如東北、上海的一些房地産商等手握資本的人,他們一齣手就是三四萬噸。等第二年三四月份市面上的蒜少了,他們就開始哄抬價格,製造蒜價大幅上漲的預期。

  操縱價格

  1.自買自賣,製造價格假像,引導其他蒜商跟風。

  2.準備出貨時,以更高價格收購,但實際收購量較小,同時暗地裏大量簽訂單出貨。

  3.在大蒜上市前“包地”,即以一定總價提前收購未來的大蒜。

  來源:新華社

  大蔥價格同比上漲八九倍

  3月份價格漲幅最為明顯的是大蔥,最貴的時候,大蔥都賣到了7.5元/斤。而上周新發地大蔥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回落,“現在每斤的批發價在3至4元,市場批發價最高的時候賣到了5.5元/斤,現在已經下降了1元多。”新發地市場大蔥批發大戶毛勇習説,去年同期大蔥的批發價格每斤不到0.5元,也就是説,目前大蔥的價格雖然下降了,但仍然比去年同期上漲8到9倍左右。

  毛勇習説,由於大蔥不耐儲存,因此並不具備炒作的條件,造成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就是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之前大蔥價格曾大漲,因此農戶都開始種大蔥了,“結果導致連續兩年大蔥滯銷,去年菜農大蔥都爛在地裏,白送給我們拉到市場都賠錢。”

  大蔥滯銷,不少農戶就減少了大蔥的種植,毛勇習表示,從目前的價格來看,至少減少了2/3的種植面積,但市場的需求還是沒變的,導致大蔥價格高得離譜。看到大蔥價格上去了,不少農戶又增加了晚二茬蔥的種植面積。從上周開始,晚二茬蔥陸續上市,價格也在開始回落。“現在市場上主要銷售的是福建、上海的大蔥,很快還有新産地的蔥上市,價格會持續回落。”

  大蒜價格人為炒作因素多

  而大蒜價格高漲,則是人為炒作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發地市場大蒜商戶劉鳳珍介紹,目前市場上山東白皮老蒜批發價格在6.3元/斤左右,紫皮蒜價格在5.3元至5.6元/斤;從雲南過來的新蒜也開始上市了,批發價格在3.5元/斤左右。比去年同期漲了300%左右。

  劉鳳珍表示,大蒜價格飆升有幾個原因,一是産地種植面積減少;二是去年韓國當地大蒜減産,增加了大蒜的出口量;三是蒜商囤貨炒作造成。

  對此,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也表示,近幾年大蒜價格規律就是“低三年,高一年半到兩年”。2007年至2009年,大蒜價格特別低,2009年4月,大蒜的批發價格才0.18元/斤,導致農民大幅度減産,2010年,出現了“蒜你狠”,價格漲到5元多;2012年到2014年期間,大蒜産量大增,價格又低了。去年下半年大蒜價格開始走高,不少蒜商就預計到今年大蒜會緊俏,因此屯貨惜售,導致價格爆漲。“我們去産地調查發現,大蒜的庫存還很滿,並不存在供應緊俏的現象。”

  張玉璽介紹,大蒜從産地到市場要經過三個環節:蒜農-蒜商-銷售商,蒜商即冷庫儲存環節,由於大蒜在冷庫裏能放一年,到銷售商的價格完全是蒜商説了算。新發地銷售商的價格從蒜商手中出來,每斤加價在0.15元到0.18元。

  不過張玉璽也表示,如果蒜商繼續惜售,最終大蒜還是會砸在自己手上。由於去年大蒜價格不錯,雲南産地大蒜種植面積增加了15%左右,再加上氣溫適宜,大蒜的長勢很好。現在雲南的鮮蒜已經大量上市,河北、山東的大蒜在4月底也會相繼上市,大蒜“高熱”的價格就會退燒。

  “菜賤傷農”現象政府應該重視

  張玉璽分析,近幾年菜價波動比較大,一個原因就是“菜賤傷農”,影響到農民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價格飆升的大蔥、大蒜還有豬肉,前兩年都出現過價格太低,農民收入減少的現象。比如這輪豬價上漲,自去年三四月份開始。而在此之前的3年時間裏,養豬戶卻一直虧損。至2015年初生豬價格降低,養一頭豬大約虧損140元至200元。

  張玉璽説,農産品價格是把“雙刃劍”,低了傷農,高了傷民。現階段農民與市場資訊不對等,農戶種植比較盲目,因此大家都是“一窩風”,什麼價格高種什麼,導致供應過剩價格下跌。因此,張玉璽建議, “在農産品價格低、農民賠錢的時候,政府應該加強干預,幫助農民減少虧損。”比如説通過産業來扶貧。一是要把農民組織起來,有計劃有規模,利用電商,産銷結合;其次打造自己的品牌,持續注重品質;第三就是要加強宣傳,“好山好水出好果,好果還得靠吆喝。”記者 陳琳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