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柱體系支撐養老保險再改革
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重大問題將進一步明確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業內期待已久的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已經進入醞釀出臺的階段。方案將對未來幾十年我國養老保險改革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制度模式、制度體系、運作機制進行全面規劃,三個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將進一步確立。
對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3月1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人口撫養比還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不採取有力的措施,養老保險基金的運作就會出現問題。要未雨綢繆,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採取綜合性措施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
尹蔚民提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養老保險基金的運作總體上是平穩的。去年基本養老保險當期結余是2600多億元,累計結余是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第二個層面,養老保險基金運作的主要問題是地區之間不平衡,各省之間差異比較大。高的省份,能夠保障50個月的支付,特別困難的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上用完。第三個層面,對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運作確實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當時人口撫養比是5:1,現在已經持續下降到2.8:1,因此必須要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各個層次雖然取得了發展,但仍面臨各自的困難,制度已經走到了變革的路口。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目前三個支柱養老金的改革面臨嚴峻挑戰,第一支柱公共養老金(基本養老保險)的挑戰主要是如何提升財務可持續性。包括完善個人賬戶制度、提高統籌層次、劃撥國有資産,提高退休年齡等等。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制度的挑戰在於,職工參與率很低,參與人數僅為2300萬人,且從年環比增長來看,幾乎到了停滯的狀態。職業年金的制度也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如何解決單位繳費虛賬的收益率及其替代率的配比問題,如何有效規避制度的委託代理的道德風險進而解決機會成本問題,如何解決系統平臺建設與運維的成本問題等。第三支柱稅收優惠政策的挑戰是,如何設計出一個能持續保持城鄉居民積極參與的激勵性與便攜性的制度框架,否則,其參與率低下,“多層次”將束之高閣。
從2013年開始,經過人社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全國總工會等部門的共同研究,已經研究擬定了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很快就有決策,這也將掀開中國養老金制度再改革的大幕。
據了解,頂層設計堅持社會保險法確定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對未來幾十年我國養老保險改革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制度模式、制度體系、運作機制進行全面規劃,明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方案對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增收節支保持基金長期平衡等重大問題將作出進一步明確。
對於如何應對養老保險面臨的挑戰、實現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第一,要實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通過全國統籌能夠增強基金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同時能夠充分使用中央財政的補助資金,“因為現在的財政補助90%以上都是中央財政,通過全國統籌以後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於基金的補助力度。”他説。
第二,建立兼顧各類群體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養老金經過12年的連續調整,對於基金的收支壓力越來越大,很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合理規範的養老金調整機制。
第三,應促進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一方面,促進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發展。另一方面劃撥國有資本充實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國是個轉型國家,存在著歷史債務和轉折成本,現在養老保險費率偏高跟轉折成本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有密切關係。”金維剛表示,所以要通過劃撥國有資本充實養老保險基金,這樣增強基金的承受能力,同時也能夠適當地降低費率。
鄭秉文表示,時代呼籲三支柱養老金頂層設計的科學性、開放性和透明性,呼籲三支柱養老金的制度設計最大限度地避免碎片化與打補丁的改革;徹底摒棄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點”思維定式;充分吸收境內“接地氣”的學術研究成果,充分借鑒國外的成熟技術和有益經驗(包括精算技術),充分發揮中央的權威性、協調性。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