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養老金入市腳步漸近 股市將添“理性壓艙石”

2016年12月29日 10:39:46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養老金入市腳步漸近 股市將添“理性壓艙石”

  專家預計,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託管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的名單出爐,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首批託管簽約已為時不遠;今年底前,首批簽約託管基金有望劃撥到位

  “年內將組織第一批委託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同時也會由社保基金理事會牽頭組織評審委員會,優選出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正式啟動投資運營工作。”10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人社部舉辦的2016年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隨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公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構的評審結果,養老基金入市的腳步漸行漸近。

  多部門積極推進

  養老金入市時機已成熟

  2015年6月底,人社部、財政部頒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養老基金入市開始進入倒計時。

  在10月25日的人社部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負責人表示,年內將組織第一批委託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

  今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已為養老基金入市新設了養老金管理部,人員招聘配置工作也已完成。10月26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佈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託管機構評審公告;11月29日,發佈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託管機構評審結果公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等四家銀行入選;12月6日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其中包括14家基金公司、6家保險公司和1家證券公司。

  人社部曾明確表態,養老保險基金是社會大眾的“保命錢”,托市、救市不是它的功能和責任,具體入市時機根據市場情況決定。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託管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的名單出爐,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首批託管簽約為時不遠了。今年年底前,首批簽約託管基金有望劃撥到位,但具體入市時機可能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養老金是“理性壓艙石”

  將優化投資環境

  “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將擴大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中,散戶佔比較高,平滑市場波動性需要更多機構投資者。

  養老基金入市規模有多大?各方研究成果不盡一致。比較樂觀的華泰證券認為,養老基金入市規模將達萬億元,初始入市規模約為3000億元。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9937億元,同比增長12.0%。以2015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值為凈值以及上限30%計算,理論上大約可有11981.1億元的規模。依據可供運營管理養老資金2萬億元與初始投資A股比例15%計算,預計初始養老金入市規模約為3000億元,約佔當前A股流通市值的0.77%。

  招商證券則認為,理論上來算,養老基金中最多有1.2萬億元資産可以進行權益投資:從過往兩年來看,目前養老基金收益仍高於支付,隨收隨付不需要額外預留支付費用,4萬億元的累積結存可以全部進行投資,其中最多30%可以投資權益資産。然而這1.2萬億元只有7%會在近期入市。

  “養老基金首批簽約託管規模很有可能在20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初期進入股市的規模估計為200億元至300億元。”董登新表示,事實上,首批簽約託管規模多大並不重要,問題的關鍵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終於打通了資本市場之路。

  “短期內對A股整體的直接影響(即增量資金推動)相對較小,主要影響在於提振市場信心。”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期來看,伴隨更多批次的委託省市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養老金增量資金逐步注入A股,有望協同房地産市場溢出資金逐步推升供給側慢牛行情。

  專家認為,養老基金是“理性壓艙石”,將為A股注入萬億元的增量資金,有助於通過優化投資者結構而改善A股投資環境,推動形成價值投資觀念、增強市場的穩定性,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