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過2萬公里 預計2020年達3萬公里

2016年09月12日 09:19:4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過2萬公里 預計2020年達3萬公里

  資料圖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9月10日,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開通運營,至此,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超過2萬公里。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我國高速鐵路實現快速發展,建成了日益完善的高速鐵路運營網路,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高速鐵路不僅是人民群眾日常出行的首選,也是我國“走出去”的一張亮麗名片。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家。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鐵路基礎設施供給品質,加強高鐵前期可研論證,抓好在建項目施工組織,高速鐵路建設進一步加快。

  中國高速鐵路網路效應日益顯現。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加快推進以“四縱四橫”為主骨架的高速鐵路建設,從2002年底秦皇島至瀋陽高鐵通車,到2013年天津至秦皇島高鐵投入運營,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萬公里,歷時11年;從1萬公里到2萬公里,僅歷時3年,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就實現翻番。隨著京滬、京廣、哈大、蘭新等一批高鐵重點項目建成通車,我國高速鐵路“四縱四橫”主骨架已基本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已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我國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初具規模。目前,中國高速鐵路與其他鐵路共同構成的快速客運網已達4萬公里以上。高速鐵路覆蓋範圍擴大、成網運營,極大縮短了各區域間和城鄉間的時空距離,顯著改善了人民群眾出行環境,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相鄰城市間“同城效應”凸顯,形成1至3小時高鐵生活圈。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向周邊區域5小時的旅行圈已經形成。特別是在西部交通欠發達地區,高鐵開通運營,大大縮短了與東、中部地區的時空距離,方便了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輸服務保障。

  中國高速鐵路技術創新實現重大突破。中國鐵路總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於提高我國高速鐵路自主創新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組織國內相關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及高校等單位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經過多年科研論證、工程建設、裝備研製和運營管理實踐,在高速鐵路工程建造、高速動車組、列車控制、牽引供電、運營管理、安全保障等領域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積累了應對複雜多樣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以及長距離、高密度、不同速度等級共線跨線運作的高鐵建設與運營技術。2015年,“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我國高速鐵路研製了多種型號無砟軌道,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典型線路及超大跨度橋梁和複雜艱險隧道,已經建成萬米以上隧道100余座。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橋梁設計建造技術,現代化的施工機具,修建了一批跨越大河大江的大跨度橋梁;系統掌握了高速動車組核心技術,成功研製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州至徐州高鐵實際運營環境條件下,實現了世界上首次高鐵列車時速420公里交會和重聯運作;研發了CTCS-2、CTCS-3級列控系統和牽引供電系統;構建了以總公司為全路指揮中心、以鐵路局為地區調度中心、以車站為執行中心的調度指揮體系;建立了基礎設施、移動裝備、綜合檢測、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為一體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實現對地震、風、雨、雪、異物侵限等災害實時預警和監控。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我國已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核心技術,構建了完整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我國高鐵總體技術水準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

  中國高速鐵路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中國鐵路總公司積極踐行“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客運服務品質年活動,全面提升鐵路運輸服務水準。在高鐵設施方面,按照“零距離換乘”理念,打造現代化客運樞紐和旅客轉机換乘中心,高鐵車站與城市公交、地鐵、機場融為一體,旅客進站乘車和換乘更加便捷。在售票組織方面,基於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的新一代鐵路客票系統廣泛應用,高速列車購票渠道和方式多樣化,旅客購票更加方便,網際網路已成為中國高速列車售票的主要方式,2015年,通過網際網路售票佔42%,老百姓買票徹夜排隊、乘火車擁擠不堪的現象已成為歷史。在運輸組織方面,中國高速鐵路運輸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至2016年8月,動車組保有量從848組增加到2503組,覆蓋到全路17個鐵路局。目前,每天開行高速動車組4200多列,運送旅客450多萬人次。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優化高速列車運作圖,增開早晚間動車組和動臥,受到廣大旅客歡迎。中國高速鐵路保持很高的正點率,2015年全國高鐵始發正點率達98.8%,終到正點率達95.4%。在站車服務方面,積極完善高鐵車站、列車服務設施設備,落實便民利民措施,規範高鐵服務標準,推出“中國鐵路”餐飲品牌,為旅客提供多樣化的餐飲服務,在部分車站提供WIFI服務,使旅客出行環境更加安全、方便、溫馨。

  中國高速鐵路“走出去”取得重要進展。中國高速鐵路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相容性強和性價比高等特點,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國家“一帶 一路”建設的戰略部署,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層面牽頭作用,加強國際鐵路交流合作,加快推動鐵路“走出去”重點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中國鐵路“走出去”項目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老鐵路先行開工段萬象站及相關工程已于2015年12月開工,現場施工組織有序推進,前期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具備全線開工條件;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逐步推進,中國鐵路總公司、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中國中車集團、俄羅斯西納拉集團已簽署四方合作意向書;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已于2015年12月舉行了啟動儀式,中國與匈牙利兩國政府于2015年11月正式簽署了《關於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開發、建設和融資合作協議》;中泰鐵路進展順利,雙方就政府間協議修訂、先行段開工等達成共識,共同制定了總體建設工作計劃。同時,中國鐵路總公司還牽頭國內相關企業,重點跟蹤或推進了馬新高鐵、英國高鐵、美國加州高鐵、兩洋鐵路、坦讚鐵路、摩洛哥鐵路等境外鐵路項目,均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高速鐵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高速鐵路具有安全性能好、運輸能力大、能源消耗省、佔用土地少、環境污染小等特點,在節約資源、綠色環保方面優勢突出,顯著提升了鐵路運輸服務供給的品質和效率。高鐵為社會提供了快捷、安全、方便、舒適的旅客運輸服務,釋放既有鐵路的貨運能力,促進了人員、物資、資訊等生産要素的順暢、高效流動,形成了沿線城市的“同城效應”。高鐵“紅利”逐漸釋放,大大改善了高鐵沿線地區投資環境,加快了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拉動了沿線城市旅遊、餐飲、商貿等第三産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修建高速鐵路,對鋼鐵、水泥、建材、冶金、機械、建築等相關行業産生強勁帶動作用,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高速鐵路投入運作以來,旅客發送量實現大幅增長,客運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5年高鐵發送旅客完成9.61億人、旅客週轉量完成3863億人公里,分別較2011年增長237%和265%,今年7月11日,中國高速動車組累計安全發送旅客突破50億人次。

  2016年7月,國務院批准了新調整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進一步描繪了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美好藍圖。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高速鐵路規模將達到3萬公里,到2025年,將達到3.8萬公里左右,遠期將達到4.5萬公里左右。屆時,中國將建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現代高速鐵路網。高速鐵路將連接主要城市群,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為中心覆蓋全國、以省會城市為支點覆蓋周邊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至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至2小時交通圈。中國高速鐵路將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優質高效、舒適便捷的旅客運輸服務,進一步促進沿線區域的資源開發、産業發展、城鎮建設、工業振興,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出行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