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G20杭州峰會綜述:讓世界經濟潮水再現澎湃活力

2016年09月06日 09:12:16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穿越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迷霧,9月4日到5日,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的各國“掌舵者”齊聚杭州。他們為尋求答案而來——如何才能讓世界經濟潮水再現澎湃活力,重拾昔日好風景?

  西子湖畔,錢塘江邊,“中國智慧”給出“中國方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繪製全球增長新藍圖。

  回顧歷史,G20與危機應對相生相伴,自成立之初便重擔在肩。8年前,在國際金融危機最緊要關頭,二十國集團臨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蘇軌道。G20也以其人口占全球的2/3、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85%的巨大分量,成為公認的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

  潮起潮落。8年後的今天,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復蘇態勢,但仍然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覆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值此關鍵當口,如何夯實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如何引領世界經濟邁向新一輪增長?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中國。

  為什麼是中國?

  ——中國道路凝聚磅薄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開拓創新,靠著拼勁、闖勁、幹勁,靠著釘釘子精神,僅僅用30多年的時間,就把中國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接近8000美元,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13億多人民的生活品質和水準大幅度提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中國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豐富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中國方案推動全球治理。

  2008年以來,中國參加了每一次G20峰會,表達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帶頭落實G20峰會公報的各項措施。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有意願有能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産品。發起“一帶一路”倡議,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倡導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開始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些新機制新倡議,有益補充和完善了國際機制,受到各方讚譽。作為主席國的中國,通過在杭州峰會上主導和設置議題,將為有效推動和完善全球治理機製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貢獻堅定世界信心。

  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之下,中國難免受到波及,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矛盾,但是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理念的指導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國經濟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然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拓更好發展前景;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釋放更強增長動力;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好品質效益;堅定不移推進公平共用,增進更多民眾福祉;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實現更廣互利共贏。“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的承諾,擲地有聲。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9月4日晚,一場以山為景以水為臺的西湖實景文藝演出,驚艷了世界。從越劇《梁祝》到水上芭蕾《天鵝湖》,從《難忘茉莉花》到《歡樂頌》,這場50多分鐘的藝術盛宴,以詩情畫意的形式展現了杭州的歷史與現代之美,也向世界傳達著融合共處的美好願景。

  然而,如果沒有杭州獨特的疏浚文化,展現在各國嘉賓面前的,不會是如今晴好雨奇、蓮葉接天的西湖美景,也不會有楊柳依依的蘇堤和白堤。這正如同當前的世界經濟,欲求暢通清朗,必先疏浚通淤。

  在2015年的安塔利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對世界經濟把準脈、開好方。在杭州峰會籌備過程中,中國全力以赴,始終秉持開放、透明、包容的辦會理念,集眾智、聚合力,與各成員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傾聽各方利益訴求,最大程度凝聚共識。杭州峰會上,面對國際社會的高度期待,習近平主席開出了標本兼治,既求眼下穩增長又謀長遠添動力的“良方”。

  ——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闢增長源泉。中國把創新增長方式設定為杭州峰會重點議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這也是二十國集團首次圍繞創新採取行動。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中國把貿易和投資擺上二十國集團重要議程,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中國發起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推動多邊開發銀行發表聯合願景聲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支援,以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

  ——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杭州峰會希望向國際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號: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個成員,也屬於全世界。因此,杭州峰會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援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杭州峰會也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代表性最廣泛的一次峰會。

  杭州峰會上,聚焦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重要、最迫切的挑戰,各方就“加強政策協調、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等重點議題展開了討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無數個“首次”,為G20打上了濃重的“中國印記”;開放、包容、聯動、共建、共用、共贏……一系列閃耀著中國智慧光芒的關鍵詞,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內涵。杭州峰會上,中國再次呼籲,推動G20實現從短期政策向中長期政策轉型,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二十國集團要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共建共用、同舟共濟,為世界經濟繁榮穩定把握好大方向。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二十國集團成員雖然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經濟增長的願望相同,應對危機挑戰的利益相同,實現共同發展的憧憬相同。以杭州為新起點,G20將引領世界經濟的航船,從錢塘江畔再次揚帆啟航,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