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財政部:將提高新能源車補貼門檻 堵住騙補漏洞

2016年09月05日 11:59:55  來源:央廣網
字號: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長效機制,將提高新能源車補貼技術門檻,堵住騙補漏洞。

  在之前舉行的2016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新能源汽車緊缺是一個焦點話題。在國家一系列支援政策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從2009年的不足500輛,到2015年達到30萬輛,今年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7月的銷量已經達到20.7萬輛。我國已經明顯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産和消費國。但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

  財政部的經濟建設司司長宋秋玲近期表示,財政補貼政策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培育和發展壯大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他表示,中央財政將創新政策思路,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長效機制。消費補貼政策最初是為了培育初級市場,但長期執行會使企業患上政策依賴症,缺乏技術研發和産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也容易出現低水準的盲目重復擴張。他表示,目前中央財政已經在研究機制的創新,為的就是建立可持續政策。他也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補貼政策,建立明顯機制和常態機制,在保持2016年總體穩定的情況下,不斷提高技術門檻,使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産品獲得補貼,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創新。他也指出,要特別健全目前的監督監管體系,加強財政基金的管理,堵住騙補的漏洞,對於管理制度不健全,審核把關不嚴的地方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從財政部相關負責人的表態中,已經能初步發現新能源車行業的問題。當前,新能源車行業大部分企業為了補貼大幹、快上,發改委産業協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新能源車産業快速擴張,短期內涌入了大輛資本,導致低水準重復建設。同期顯示,在現有汽車行業中,生産能源車的企業超過200家,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企業。但這些新能源車的品質、安全性、核心技術突出不多,一般或低水準的産品充斥市場。目前,有四千多個新能源車車型獲批,佔投産的四分之一,進一步説明一些産品競爭性不強,尤其是佔新能源車成本二分之一左右的核心原部件,動力電池領域顯露出一些問題。目前,國內一些動力電池産量陷入量多質不優的困局。國內兩三百家的動力電池結合系統供應商,真正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産品品質較高的,安全穩定的企業,財政部評估並不多。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表示,現有的新能源車補貼體系,導致本不具有研發能力的企業為了補資強行開工,導致市場驅動性不足。專家表示,應該提倡按市場規律退出,鼓勵先進、鼓勵創新,同時將補貼從消費環節向使用環節轉移。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