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麗啟動的“巴鐵”實驗,將巴鐵董事長白志明和他的“華贏係”推到了聚光燈下。但作為“華贏係”的重要成員,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的業務,如今卻在山東頻頻被政府終止合作。
◎每經記者 彭斐
隨著“巴鐵”的試運作,“巴鐵”董事長白志明也隨之進入公眾視野。作為多個企業的控制人,與“巴鐵”受到央媒的高曝光不同,白志明旗下的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最近則多少有點負面纏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全面揭開這兩家單位的面紗,奔赴山東、湖北、湖南等地,打探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高調宣傳、動輒數億元的項目到底進度如何,並借此一窺該公司的業務模式。
最近,華麗啟動的“巴鐵”實驗,將巴鐵董事長白志明和他的“華贏係”推到了聚光燈下。但作為“華贏係”的重要成員,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聯”)的業務,如今卻在山東頻頻被政府終止合作。
在宣傳資訊中,中建聯隸屬的華贏集團宣稱其“僅在山東的在建項目總額,已經超過500億元”,並與20多個省市政府簽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協議。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在資金來源為財政資金的情況下,中建聯在山東金鄉的“棚改”項目,卻因拖欠工程款停工一年有餘,政府已終止相關協議。類似的“終止合作”,還發生在山東多地。
而山東省金鄉縣一位政府官員,在談到對中建聯的印象時,甚至稱其“管理渙散,項目層層轉包,怎麼看都像一個皮包公司”。
“經典案例”項目停擺
在中建聯官網上,萊河社區二期、管莊社區一期被列在其經典案例中,但實際上,如今這兩個工程均停工多時。
工地上的糊塗賬:找誰付款?
8月16日一早,聽説萊河社區二期(以下簡稱“萊河二期”)的項目部經理露面,于猛再次來到了工地。自2014年開工以來,這個工地一直用著于猛的腳手架,但于猛拿到的錢,卻少得可憐。
停工的原因,源於資金的短缺。2015年10月19日,金鄉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發佈通報(金督通字〔2015〕24號)中提到,包括萊河二期、管莊社區一期在內的11個項目均因開發商資金緊張,缺乏後續資金注入,造成工程停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萊河二期北區規劃的5棟樓中,目前只有一棟封頂,另外兩棟規劃為11層的樓房,在去年建到5層時停工到現在,總工程量僅完成20%左右。
在多位當地與萊河二期項目有關的人士看來,這本是金鄉縣的重點棚改項目,但現在儼然成了當地政府的煩心工程,“不光我們拿不到錢,農民工的工資也在拖欠。”
金鄉縣高河街道辦事處一位值班人員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關於社區的問題,(去年)經常有項目相關的人鬧騰,主要是工程款拖欠。”
“三個項目部,只有一個給了部分錢,還是工頭自己拿的。”如今,登門要賬的不只于猛一家,但他們卻依然不明晰一點——這筆錢到底該由誰出?
“合同是和項目部簽的,但合同上只是個人簽名、手印,並沒有公章。”于猛説,至於項目部又是和誰簽的合同,他也不是很清楚。
溯源:交錢加盟中建聯拿項目?
記者在工地門口豎立的牌子上看到“中建聯陜西遠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字樣,但現場除3位留守人員,不見任何與中建聯、陜西遠大有關的人員。
在記者以工程承包商身份與一位項目部劉姓負責人交流時,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是通過陜西遠大拿的項目,建築公司招標,中建聯是開發商。”
而在解釋陜西遠大與中建聯的關係時,老劉用“加盟的”作答。而據一位知情人士稱,“(陜西遠大)給中建聯交了400萬的會員費,保證5年有工程做。”不過,該知情人士同時補充稱,“錢並不是真正由陜西遠大所出,而是一位叫劉海軍(音)的人借陜西遠大的資質,為了接到工程,劉才交的會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繫陜西遠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並未得到明確答覆。但多位業內人士透露,這種交費挂靠模式,在業內確實普遍存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華贏集團旗下,包括一家名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行業組織。而從中建聯官方網站的連結來看,如點擊“加盟”,則網頁直接給出的是標注“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廣告。
此外,該組織標示與中建聯一樣,兩家組織的負責每人平均為白志明,聯繫地址均在“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銀河SOHO中心”。
而記者曾獲取過一份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總承包商會員加盟協議書》,其中提到建築公司要加入該組織,可以選擇三個等級的入會方式:A級入會費300萬元,有效期3年;AA級入會費500萬元,有效期5年;AAA級入會費800萬元,有效期10年。
風險被層層轉嫁
在山東某地招商局人士看來,從模式來看,中建聯更像是一個掮客,只要終端施工方有足夠墊資能力,項目就能推動,對中建聯來説可謂是穩賺不賠。
分包商:與中建聯隔了三四層
相比于中建聯收取加盟會費,作為分包商口頭上的二級承包者,“陜西遠大”在拿到項目後,工程的轉包與分包似乎並沒有打住。
于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我們現在和中建聯説不上話,我們是和陜西遠大下面的項目部簽的,中間隔了至少三四層關係。”
在層層分包與轉包中,工程款項似乎也被層層分割。一位萊河二期的分包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次撥款説是200多萬,但實際到項目部的時候,只剩了70萬。”
事實上,在加盟協議中,早已詳細規定了會員單位在中建聯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介紹下成功取得項目後,每個項目中建聯向會員收取工程總造價3%~23%的工程管理費。
有分包商認為,同樣的管理費似乎不只中建聯一家收取,而是存在於轉包、分包環節中。但對於款項如何縮減,他們並不清楚,但這直接了影響到工程進度。
中建聯模式被指“像個掮客”
高河街道辦事處今年7月14日的工作日誌顯示,街道辦副主任劉玉峰當日負責“對接中建聯王總,和派出所李所長張指導醞釀清場問題。”清場對象,正是陜西遠大。
金鄉縣“兩區同建指揮部”負責人士説,在棚戶項目改造上,有國開行資金作為資金支援,但資金撥付方面,按照合同約定,需要視工程進度來定。既然源頭的資金穩定,為何要對陜西遠大清場?“因為他的墊資能力太差,光等著我們給他錢才幹活,所以我們要找新的隊伍進行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中建聯一位業務員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中建聯模式就是建築公司成為會員單位,相當於抱團發展,但在工程開發“還要看你們的能力,因為前期需要墊資30%的工程款。”
山東某地招商局人士認為,從模式來看,中建聯更像是一個掮客,只要終端施工方有足夠墊資能力,項目就能推動,對中建聯來説可謂是穩賺不賠。他分析説,在這種加盟及墊資的模式下,中建聯甚至不需出一分錢,但前端分包商一旦不再願意墊資,風險將直接被嫁接到項目上,導致停擺。
而金鄉一位政府人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中建聯存在問題,一是管理人員混亂,第二個是這個公司像是皮包公司,靠簽訂合同轉包盈利。”
500億背後
據官方新聞顯示,中建聯所屬的華贏集團,目前僅在山東的在建項目總額,已經超過500億元。但記者發現,很多項目目前已無下文。
金鄉縣與中建聯終止協議
如今,金鄉縣政府方面雖多次出面與中建聯方面協調,卻也是遲遲沒有結果,但作為棚改項目,隨著安置期限的臨近,政府顯然已經不能再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方面獲悉,在項目停滯一年多後,金鄉縣政府方面決定對萊河二期重新進行招投標。
近日,金鄉縣政府方面的多位人又士證實,中建聯在金鄉的項目,因為資金問題,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執行合同了,縣委縣政府已經和他們終止協議。
中建聯官網資訊顯示,山東濟寧金鄉項目是中建聯首批重點政府合作項目,涉及領域包括基礎設施、城區道路、公共管廊、舊城改造、園林景觀等,總投資約8億元,不僅僅只有萊河二期。
金鄉縣交通運輸局人士也表示,中建聯在金鄉的投資項目確實很多,道路只是其中一項,完成的幾個項目,目前還在審驗階段,從去年開始,就沒聽説中建聯再有投資。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向中建聯金鄉項目部求證,但在連續兩日的登門中,中建聯人士均在回答“無可奉告”後,迅速向記者下了逐客令。
壽光、驩城項目終止合作
同屬華贏係的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會內新聞顯示,金鄉項目是華贏集團首批重點政府合作項目,也是華贏集團PPP合作模式實踐示範項目。中建聯隸屬的華贏集團,目前僅在山東的在建項目總額,已超過500億元。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獲悉,中建聯在山東多地確實有項目的落地,但卻難言成功。
山東濟寧市微山縣政府網站顯示,2014年6月15日至16日,驩城鎮與中建聯簽訂了兩項總投資約120億元的投資建設框架協議。不過,對於該項目的進展,驩城鎮政府人士回復稱,驩城鎮與中建聯2015年就終止合作了。另一位微山縣的政府人士則表示,“不知他們是帶著什麼目的來的,公司和指揮部都成立了,但在搞一個標準廠房項目時,地基挖完就沒有下文了。”
類似的情況在山東省壽光市也同樣發生。華贏集團官網新聞中心報道提到,2015年4月21日,華贏集團政府合作項目再獲戰績,與山東省壽光市政府簽訂74億項目。但壽光市宣傳部門在回復中稱,“確實有簽過協議,但是沒過招投標,沒有合作了。”
8月23日上午,對於華贏係在山東項目進展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華贏係控制人白志明,在接通電話後,他稱正在開會,下午會和記者聯繫。截至8月23日截稿,記者並未收到回復。
曾被當央企看待
金鄉項目事已至此,華贏係方面顯然並未在意,在近兩年的時間中,金鄉甚至被華贏係當作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資訊顯示:“金鄉縣從2012年開始,攜手華贏集團,採用互利雙贏中實現共同發展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區域的産業升級和經濟全面騰飛,促進了金鄉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飛躍發展,帶動其經濟總量實現快速增長。”又比如,華贏集團官網稱,(2015年)4月22日,在山東省壽光市74億元重大項目成功簽約之後,華贏集團董事長白志明不辭辛勞,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金鄉縣考察在建項目進展情況,視察金鄉分公司並指導工作。
而頂著“中”字頭的中建聯,甚至被濟寧市當作央企看待。2015年1月12日,濟寧市經信委的《2014年1~12月份全市對接央企工作情況通報》中,在新簽約項目14項一欄,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而據香港公司註冊資料顯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實際為白丹青(白志明的另一個名字)在香港成立的獨資公司,註冊資金10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中建聯網站所介紹的經典案例所涉及的地域,包括山東金鄉縣、湖北南漳縣、河北任丘市、山東單縣,其GDP總量並不突出。
而在前述山東某地招商局人士看來,對於一個鄉鎮來講,中建聯與驩城鎮所簽的120億元框架協議如果實施,甚至可以把整個鄉鎮推倒重建,明顯有水分。他認為,在城鎮化建設中,PPP模式正被各地追捧,這種企業或許正是抓住了地方政府高負債、卻又急於開發的心理。
不過,如今在金鄉縣政府網站及政府工作日誌中,出現頻率頗高的中建聯,在今年3月22日之後未再現身。
小連結
今年4月20日,民政部公佈了第四批100個“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白志明任會長的“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赫然在列。新華網在提及“山寨社團”的危害時稱:由於這些山寨組織在登記不全面,一旦出現個人或企業被騙,將來的維權也會困難重重。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