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熱點關注:網際網路保險迎來機遇期 短期內難誕生“獨角獸”

2016年08月23日 09:48:01  來源:網路
字號:    

  “網際網路+”給保險業帶來了什麼

  作者:畢舸 8月1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出席2016中國保險業發展年會,首次發表有關保險業思考的主旨演講。馬雲認為,新技術革命創新,應該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保險的使命就是給人以安全感。

  這是一場保險界的盛會,也是探討保險如何為中國民眾提供更好福祉的平臺。馬雲先生的講話,一方面是為數百萬保險從業者提供更多的發展思路,同時也是對保險業如何與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對接、更好地滿足國民全方位保障需求,尤其是如何在“網際網路+”上做文章,給出了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家的建議。

  可以説,中國保險業市是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新國十條”的出臺,標誌著保險業發展從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因為保險業已經是構築民生保障網的重要力量。完善民生保障網是應對養老、醫療、巨災、扶貧等民生問題的支柱行業。

  這是一個沸騰的保險時代,更是一個加速網際網路化的時代。網際網路保險業發展勢頭兇猛,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全面入場,而據不完全統計,各種類型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至少上百家。

  網際網路保險可以去仲介化,降低不必要的中間成本,讓用戶獲得性價比更高的産品。

  網際網路保險不斷推出個性化、場景化的産品,以培育年輕人對於保險的興趣,找到利益共同點,做到真正的拉新。

  網際網路保險將是資本與技術以及人性需求洞察的三結合,誠如馬雲所指出的 ,大數據,雲計算,個性化定制必將成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趨勢,讓保險從業者獲得更為精確的用戶畫像 ,設計出更符合時代發展的保險産品,讓更多用戶感受到保險帶來的各種益處,從而形成雙贏效果。

  如果放置到更宏觀的背景來審視,中國大量的傳統行業正在接受網際網路改造,比如網際網路下鄉,對於中國農村的整體改造,農民從純粹農業耕作者變成準創業者,産業工人,富裕起來的農村與城市資源對接,形成更緊密的物聯網,這都是網際網路保險的機遇所在。

  DT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未來可能一切行業都數據化、智慧化、人格化,也就意味著所有以往保險認為相對高門檻的行業,比如風險高、變化大的農業保險,第三産業保險等,都會在DT時代降低以上不利因素的影響,讓網際網路保險進入成本更低。

  馬雲説 :全民炒股不正常,人人當保民才健康。如果保險服務了20%的客戶,服務了20%的保障需求,那麼接下來,應該思考如何讓剩下的80%的人享受到真正的保險保障。傳統保險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距離公眾對於保險提供更好保障的期待,仍然有很大距離,“網際網路+”的保險業將擁有更強大的“人的力量”——更及時的資訊流通、更快速的行動、更能洞察人性需求的産品和服務設計。而這會讓數以百萬計的保險從業者受益。

  當然,無論是傳統保險從業者,還是新入場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都應致力和分享“保險讓人幸福”的價值觀,併為客戶量身定做滿意其情感與發展需求的産品和服務。

  比如,之前螞蟻金服保險平臺為迅猛發展的020餐飲業推出外賣延誤險,是為焦慮等待的訂單客戶滿意,這是用經濟補償來達到對人性需求的滿足;螞蟻保險未來還會繼續探索的外賣員健康和意外險,則是對外賣員這一弱勢群體的生存關懷,為人而服務,讓包括外賣員在內的每個人都從保險中獲得關懷與保障,這才是普惠保險的方向所在。

  新技術革命創新,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未來保險業在發展上會更迅速、規模更壯大、作為與中華民族中國夢相適應的現代服務行業,無愧於國民社會和經濟支柱産業之一。讓十三億國人享受到更全面、完善、開放和優質的保險服務,這需要所有保險從業者為之努力。(畢舸)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