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今年我國有望成資本凈輸出國 對外直投存金融化隱憂

2016年08月22日 13:54:23  來源:新華社中國金融資訊網
字號:    

  蓋新哲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8月17日,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46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額1027.5億美元(折合673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8%;7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138.9億美元(折合910.1億元人民幣)。主要關注點如下:

  第一,今年我國有望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五年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僅為外商直接投資(FDI)的56%,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凈輸入國。過去五年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速達到14.9%,顯著高於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速3.6%,投資輸入輸出金額逐漸接近。今年1-7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速(61.8%),投資金額超過外商直接投資額256億美元。再考慮到若干大型對外投資交易或於今年完成並納入統計,如中國化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我國到今年年底有較大概率對外直接投資額多於外商直接投資額,從資本凈輸入國變為凈輸出國。

  第二,並購投資成為當前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增長點。1-7月,我國企業並購實際交易金額達543億美元,已超過2015年全年並購總額(401億),涵蓋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服務及製造業等15個行業,佔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52.8%。這也使得我國對外投資在行業分佈上今年與以往有較大不同,不再以採礦業等資源能源投資為主,反而高端服務業和製造業表現突出,投資行業結構得以優化。

  第三,戰略資産尋求型投資引領産業並購浪潮。我國一些行業龍頭企業謀求提升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積極並購全球戰略資産成為對外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目前很多發達國家企業在研發、品牌、關鍵投入品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具備獨特優勢,與我國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互補性較強。對外並購這類戰略資産有利於我國企業提升全球價值鏈主導權,重塑國際競爭力,如美的公司收購東芝家電業務和德國庫卡公司等交易。

  第四,中概股私有化並購激增,對外直接投資存金融化隱憂。過去,由於境內資本市場建設不足,我國部分新興行業企業選擇境外上市成為中概股,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均屬此類。如今,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在境內的估值水準明顯高於境外,這些中概股謀求回歸境內資本市場,利用資産價值重估獲得再融資和套利。回歸首先要經過私有化並購完成境外退市,於是突現大量並購投資,如高達93億美元的奇虎360私有化並購案。這一類私有化並購雖然在統計上被歸為“對外直接投資”,實際上是境內投資者的“左右騰挪”,主要目的在於金融套利,與産業資本的對外並購有較大差別。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