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朗姿股份半年關店29家 旗下五大服裝品牌收入齊下滑

2016年08月17日 13:12:28  來源:中國網財經
字號:    

  朗姿股份上市5年多以來的業績表現 (製圖: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17日訊(記者 劉小菲)儘管資本市場動作頻頻,但朗姿股份的業績頹勢並沒有扭轉。其8月15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不僅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還一口氣關閉了近30家店舖。朗姿股份旗下的七大服裝品牌,有五個收入縮水,其中在總營收中佔比最大的朗姿品牌收入下滑近兩成。

  由於主營業務低迷,朗姿股份加速了轉型步伐。今年6月,朗姿股份斥資3.27億元收購了6家醫學美容企業,還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9億元,用於加碼醫療美容及嬰童業務。不過,有私募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醫美市場還比較封閉,存在透明度不高、消費者信任度低等問題。朗姿加碼醫美業務能否轉型成功仍待時間檢驗。

  上半年凈利潤下滑11.25% 關閉店舖29家

  8月15日晚間,國內“高端女裝第一股”朗姿股份交出了上半年成績單,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3億元,同比下降16.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40萬元,同比下滑11.25%。

  對於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朗姿股份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主要受零售行業整體低迷影響,公司關閉和調整了部分店舖,與此同時經銷商的規模進一步降低。半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銷售終端共457家,與期初的486家相比,減少29家。

  實際上,朗姿股份業績下滑的態勢在兩年前就已經顯現。數據顯示,朗姿股份2014年和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1.21億元和7445.64萬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48.14%和38.58%。另外,2015年年報顯示,朗姿股份共有486個店舖,而2013年年末為573家,也就是説在過去兩年裏,朗姿股份關停了近百家店舖。

  主業面臨窘境 五大服裝品牌收入下滑

  在朗姿股份業績下滑的背後,凸顯了服裝業等主營業務的低迷。數據顯示,朗姿股份上半年服裝業務收入4.7億元,與上年同期的5.69億元相比,下滑17.39%,與此同時,該業務的毛利率也下滑3.56%。

  從品牌來看,目前朗姿股份旗下共有七個服裝品牌,除EF和DEWL之外,其餘五大品牌收入全線下滑,其中給公司貢獻了58.55%收入的朗姿上半年營收2.75億元,同比下降17.16%;萊茵、卓可、瑪麗品牌的收入分別下滑11.62%、24.49%和38.41%。

  雖然主業低迷,但朗姿股份對於投資理財卻青睞有加。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共委託理財金額為9.59億元,預計收益1879.94萬元;而2015年朗姿股份凈利潤的六成來自於理財收益。2014年和2013年理財收益也分別進賬5579萬元和1666萬元。

  轉型加速 佈局醫療美容業

  由於服裝業疲軟態勢延續,為了挽救業績,朗姿股份把目光聚焦在了醫療美容領域。

  2016年4月,朗姿股份以2520萬元人民幣完成對韓國整形美容服務集團DMG的戰略投資,合計持有DMG30%的股權,切入醫美行業。據了解,DMG在韓國整形美容領域具有廣泛聲譽,擁有醫療團隊和先進的醫療管理經驗。

  今年6月14日,朗姿股份發佈公告,擬斥資3.27億一口氣收購四川米蘭柏羽等6家醫療美容企業股權,收購完成後,朗姿股份將成為A股市場的“醫療美容第一股”。僅僅過了5天,朗姿股份就拋出一則定增預案,稱擬募資不超過9億元加碼醫療美容及嬰童業務,加速打造泛時尚産業互聯生態圈。

  對於朗姿股份佈局醫美行業的行為,西南證券分析師朱國廣給予了“肯定”,其認為我國醫美市場預計未來複合增速不低於15%,2019年有望突破萬億元,朗姿股份作為A股醫美稀缺標的將充分受益。

  不過,有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國內的醫美市場還比較封閉,存在透明度不高、消費者信任度低等問題,加上這個市場高度依賴行銷渠道獲取客戶,所以大部分收入都流入了行銷公司手中。上述私募人士還表示:“醫美領域與朗姿目前的服裝業務差異化很大,如此大尺度跨界有點“不務正業”嫌疑,至於該業務何時才能為公司貢獻業績,需要依朗姿整合速度而定,如果不能有效整合,那收購反而會成為朗姿的負擔。”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