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山西證券遭遇子公司"坑爹" 業績或雪上加霜

2016年08月17日 13:11: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似乎正是山西證券近日來的寫照。山西證券日前公佈的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大幅下滑。近日,其子公司中德證券再遭立案調查,直接導致多個中德證券參與或負責的項目被暫停。

   更為糟糕的是,中德證券作為山西證券的投行子公司,專門做投行業務。根據業績快報,山西證券上半年凈利潤約為1.8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4.93%,中德證券被調查一事或直接導致山西證券的投行業務遭遇重創,最終拖累山西證券全年的經營業績。

   關於上述問題,中國經濟網致電山西證券董秘辦,但電話無人接聽。

   子公司中德證券遭立案調查

   8月11日,山西證券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8月10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61467號),因中德證券作為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的財務顧問涉嫌未勤勉盡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中德證券立案調查。

   公告並未披露具體調查原因,僅稱中德證券將全面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同時山西證券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目前山西證券的經營情況正常。

   據和訊網報道,2015年11月,終止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一個月後,昆明機床宣佈與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喜結良緣”,清華控股將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公司還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清華控股實際控制的企業啟迪科服投資擬斥資6.5億參與認購,中德證券作為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財務顧問主辦人。

   然而,三個月後,整個事件畫風再生變數。2016年2月17日,昆明機床公告,本次股權轉讓事項與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雙雙終止。

   *ST昆機2016年5月1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于當日收到控股股東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沈機集團接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編號: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61261號)。因臨時資訊披露涉嫌重大遺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沈機集團立案調查。

   上海證券交易所2016年7月4日宣佈,對在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等方面存在違規行為的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方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對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和時任董事長王興、時任董事會秘書羅濤,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予以公開譴責,對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時任董事長關錫友予以通報批評。

   中德證券24項目在會審核遇變數

   不得不提的是,證監會早有規定,對於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或其他有權機關採取行政調查或司法調查措施的,證監會對其參與或負責的行政許可項目採取暫不受理及相關措施。與綜合性券商不同,暫停許可對專攻投行業務的中德證券的影響要更加明顯。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5年,中德證券在股票承銷方面完成14個主承銷項目,包括5個IPO項目、9個定向增發項目;債券承銷方面完成30個項目,包括3個企業債項目、17個公司債項目、7個金融債項目、1個可轉債項目、2個政府支援機構債項目;財務顧問業務完成及領取批文的有5個財務顧問項目。公司股權産品及債券承銷金額在合資券商中均排名第2位。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4日,中德證券在會正常審核的項目有24個,其中包括18個IPO項目,主機板8個、中小板3個、創業板4個,並購重組項目2個,再融資項目7個。另外公司創業板IPO項目河南藍信科技因為“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式無法繼續”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一家證券公司並購業務法律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後,新增項目暫停受理、已受理項目暫停審核。不過具體的情況,還要看監管層具體的執法尺度。“這也符合監管層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加強對市場仲介的監管。”該人士表示,無論是券商還是律師事務所,一旦被證監會立案都將面臨業務的暫停。

   “我會‘暫不受理措施’是嚴格執行既有制度規定。對於涉嫌違法違規被我會或其他有權機關採取行政調查或司法調查措施的,我會對其參與或負責的行政許可項目採取暫不受理及相關措施,是我會監管制度早已確立的制度規定。”證監會2014年在回應“立案調查期間暫不受理”問題時曾做出過解釋。

   山西證券業績或雪上加霜

   在山西證券的金融版圖中,中德證券主要扮演投行子公司角色。為了突出投行業務的專業性,山西證券2009年出資成立合資券商中德證券,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山西證券持股66.7%。

   山西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由公司中小企業金融業務部和並購融資部從事的新三板及財務顧問業務,還有另一部分就是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開展的證券發行與承銷、財務顧問業務。對山西證券而言,子公司中德證券遭調查,無疑會讓上半年本就不佳的業績雪上加霜。

   據新京報報道,8月初,山西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7月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凈利潤4765.21萬元,環比6月下降約一成。除了上月業績下滑,上半年山西證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分別出現大幅度下降。

   根據此前山西證券發佈的2016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大幅下滑的情況。其中,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3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1.64%。對應的凈利潤約為1.8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幅度高達84.93%。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山西證券的總資産約為474億元,同比下滑1.54%。

   對於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山西證券表示,是由於“受市場行情影響,公司證券經紀業務收入、融資融券業務收入均大幅下降;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基本持平;自營業務去年同期兌現收益較多,今年實現收益較少”。

   在業績快報發佈當天,山西證券股價下跌收盤,當天資金凈流出2639萬元。而實際上,山西證券一個多月來股價一直處於下跌趨勢, 7月1日至8月11日近30個交易日,山西證券股價下跌了12%,從16.68元跌至14.64元。

   民族證券分析師黃博表示,證券市場整體低迷確實成為國內券商今年上半年業績下滑的最大原因。

   另據北京商報報道,有投行人士認為,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券商的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創收能力一般都會受較大影響,而投行業務的吸金能力將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山西證券的投行業務因此遭遇重創,很可能最終拖累山西證券全年的經營業績。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