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帖截圖
為了方便患者,很多醫院都設立了用藥諮詢窗口。
近日,很多媽媽在朋友圈裏頻繁轉發一則資訊名為“藥監局發佈的寶寶用藥黑名單”,裏面詳細介紹了多款禁用和慎用藥品,引起很多父母恐慌,以後怎麼用藥?對此,昆明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主任付燕提醒,不要輕信網頁或朋友圈轉發的資訊,要學會鑒別這些消息的可信度。小兒用藥要權衡利弊,要仔細閱讀藥品説明書,用藥前最好能諮詢醫生或專業藥師。
“禁用藥”並非完全不能用
“黑名單”提到的八個類型的禁用藥品中,每種藥服用後的損害情況都標註明顯,肝損傷、聽力損傷等等,但在醫生看來,這幾種藥也絕非一無是處。
“禁用”是指患者應用某種藥品喉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造成中毒,所以應絕對禁止使用。
付燕介紹,小兒在生長髮育階段,機體各器官功能發育尚不完全,尤其是肝腎、神經和內分泌功能與成人差異很大。因此,對待每種藥都要慎之又慎。
在“黑名單”中,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被首先提及,指出該類型藥品會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該類型藥品會對兒童的腎臟造成損傷;胃復安(甲氧氯普胺)對兒童的腦帶來損傷;四環素、氟哌酸,會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鼻眼凈(萘甲唑啉)會引起兒童中毒;各種沙星(喹諾酮類),會造成小兒軟骨發育障礙;新諾明(磺胺類)引發小嬰兒黃疸,帶來腎臟功能損害;好娃娃、優卡丹(小兒氨酚烷胺),1歲以下寶寶禁用。
付燕説:“我們醫院有慶大黴素、去甲腎上腺素、甲氧氯普胺3種禁用藥品。禁用藥不是完全不能用,需掌握好小兒年齡段,根據藥物的特點和疾病情況權衡利弊使用。”
“慎用藥”劑量正確可安全服用
“慎用藥要掌握用藥的度和注意事項,權衡利弊後慎重使用。”付燕説。
“慎用”是指藥品用於人體後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應謹慎使用,但並非絕對不可應用。
在慎用藥名單中提到,阿司匹林,會提高寶寶感染雷爾氏綜合症的幾率;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容易中毒,3個月以下更要慎用;布洛芬,對6個月以下慎用;各種松(激素類),長期用會使骨骼閉合過早,影響生長髮育;去痛片(吡唑酮復方製劑),連續使用,很容易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紫癜;藥用炭,對消化酶活性有影響,長期用可致3歲以下寶寶營養不良;成人用藥,會産生各種副作用和傷害加成。
“這些慎用藥中,我們醫院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栓(滴劑)、布洛芬混懸液。醫生會根據患兒情況合理用藥,患者不要因為醫生開了慎用藥品而緊張,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是安全的。”付燕説。
自行購買誤區多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一般會自行先到藥店購買藥物治療,這其中就有很多誤區。
根據黑名單,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連鎖藥店,營業員通常情況下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病情,進行藥品推薦。
當記者拿起禁用藥中一歲以下小兒禁用的小兒氨酚烷胺顆粒時,營業員會詢問孩子的情況,在得知孩子已超過1歲時,還是建議選擇安全性高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氨酚烷胺顆粒要6歲以上的孩子才能吃,因為裏面有金剛烷胺。”營業員説。
可當記者對照説明書念出禁忌中提到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而1歲到兩歲兒童服用半袋的資訊時,營業員則回答:“1歲以後可以吃,但要少吃,最好還是等6歲以後再吃。”
此外,記者又選擇了慎用藥品中的布洛芬,表示要給半歲孩子服用。營業員又回答説,該藥要等一歲以後才能吃,可以選擇嬰幼兒版的布洛芬,該藥就針對6個月以下嬰兒研發,劑量和滴管都更少。但在該藥品説明書上,記者並未看到6個月以下孩子的服用量,只寫明6月以下遵醫囑。
對照名單和營業員的介紹,兩者間都會出現差錯,更何況多數父母並沒有太多的醫學知識。
針對這些情況,付燕説,給孩子用藥,首先要仔細閱讀藥品説明書,既不要被藥品説明書中的禁忌證嚇到,也不能對一些注意事項視而不見,最好能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
記者梁東婕報道
“黑名單”上的藥,醫生這樣説
特邀專家 付燕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主任,副主任藥師。長期從事醫院藥學管理及臨床相關工作,對醫院臨床藥學工作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兒科及婦産科用藥方面具有獨到見解。
名單上的“禁用藥”
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硫酸慶大黴素顆粒):三種抗菌藥物主要作用於革蘭陰性菌,可用安全性高的第三代頭孢菌素替代使用。硫酸慶大黴素顆粒主要用於細菌性腸道感染,口服後吸收很少,不會損害小兒的聽神經,引起耳聾。
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主要用於皮膚創面的細菌感染,軟膏中含多粘菌素5000U,多粘菌素口服很少吸收,皮膚創面也不易吸收,所以不會引起小兒的腎臟損傷。去甲腎上腺素滴注時間過長或劑量過大時,可使腎臟血管劇烈收縮,産生無尿和腎實質損傷,損傷小兒腎臟,但此藥主要是在搶救時才使用。
胃復安(甲氧氯普胺):止吐藥,用於多種原因引起嘔吐,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因阻斷多巴胺受體,使膽鹼能受體相對亢進而導致錐體外係反應(腦損傷),臨床需要用藥時也只會給一次到兩次的劑量。
四環素(四環素片):主要作用於革蘭陽性菌,其可致牙齒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和骨生長抑制,所以8歲以下小兒不宜使用四環素。可推薦安全性高的紅黴素類替代。
鼻眼凈(萘甲唑啉):該藥毒性大,兒童的鼻粘膜較脆弱,吸收後易中毒。推薦6個月以下嬰兒使用0.9%氯化鈉滴鼻;6個月以上嬰兒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2歲以上的小兒使用鹽酸羥甲唑啉滴鼻劑,2次/每日,連續使用不超過3天。
各種“沙星”(喹諾酮類),包括氟哌酸:屬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可致關節軟骨永久損害,18歲以下的小兒禁用。本類藥主要作用於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感染。可推薦安全有效的喃妥因替代使用,該藥主要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一日5-7mg/kg,分4次服,療程1周,但喃妥因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禁用。
新諾明(磺胺類)(復方磺胺甲惡唑片):本藥可與膽紅素競爭在血漿蛋白上的結合部位,而新生兒的乙酰轉移酶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游離血藥濃度增高,以致增加膽紅素腦病發生的危險性,故2個月以下嬰兒禁用。使用本藥期間應多飲水,保持高尿流量。長療程、大劑量使用本藥的小兒,宜同服碳酸氫鈉並多飲水,以防出現結晶尿、血尿和管型尿。
好娃娃、優卡丹(小兒氨酚烷胺):含有金剛烷胺成分,由於尚不清楚金剛烷胺在1歲以下小兒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1歲以下小兒禁用。可推薦使用小兒感冒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名單上的“慎用藥”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但是流感及水痘小兒使用阿司匹林可能發生瑞氏綜合徵(一種常見的急性腦部疾病)。
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小兒使用,每次最大劑量為15mg/kg,每4小時一次,一天最多4次。合理劑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過最大劑量服用會造成肝損傷。蠶豆病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患兒退燒時,應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對於有些情況,比如給小兒喂藥時會嘔吐,或者小兒夜裏發高燒時,這些時候用肛門栓就會方便很多,如對乙酰氨基酚栓,對乙酰氨基酚栓吸收不經過肝臟,也不刺激胃腸道,比口服的方式起效要快。
布洛芬(布洛芬混懸液):此藥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小兒,退燒作用比較強,退燒過程中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有脫水症的小兒禁用。布洛芬可能會誘發哮喘,有哮喘的患兒應慎用。服用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次10mg/kg,每6小時一次,一天最多4次。
各種“松”(激素類),如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為弱強度激素乳膏,連續使用2周是安全的。每日1次,最多2次,使用次數過多不會産生更好的療效,反而容易産生耐受和快速抗藥。最佳使用時間是晚上,因其發揮最佳效能的時間在午夜。應用面積應小于10%人體面積。停藥宜採用間歇遞減方式進行,不宜突然停藥。也可推薦使用0.1%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
去痛片(吡唑酮類復方製劑):本藥成分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等,長期服用非那西丁會使血紅蛋白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是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導致紫紺。此藥現已很少使用。推薦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
藥用炭(藥用炭片):本藥通過吸附有毒和無毒刺激物起到止瀉作用,由於吸附作用強烈且無選擇性,能影響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減少維生素的吸收,3歲以下的小兒長期應用可使小兒營養不良。推薦蒙脫石散替代使用。蒙脫石散附著在腸道粘膜上,對粘膜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可以吸附腸道的細菌和病毒,縮短腹瀉時間為2—3天。
成人用藥: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小兒用藥是不科學的,小兒肝腎都未發育成熟,對藥物的代謝排泄能力都不如成人,不能給小兒隨意服用成人藥物,但目前小兒用藥並未全科類覆蓋,還有部分會使用到成人藥,如撲爾敏,因此在使用成人藥時,必須遵醫囑。
記者梁東婕攝影報道
真相
食藥監總局發佈的
是“用藥建議”
如果是醫生、專家的建議,可能引發不了這麼多的轉發,但這個所謂的“黑名單”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讓人們紛紛轉發的主要原因,是文章聲稱來自一個權威的渠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事情真是這樣嗎?不完全是。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梳理關於用藥方面的所有目錄,你會發現根本找不到“寶寶用藥黑名單”。
其實,朋友圈、微博所流傳的這個所謂“黑名單”,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的原文是一則服務資訊:《特殊人群用藥:哪些藥可能影響兒童的健康?》
文中指出:“國內外已有資料表明,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四環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鼻眼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兒童用藥的選擇應特別慎重。”
不知道在被誰轉發的時候,加了個標題叫做“黑名單”。一般在人們印象中,“黑名單”幾乎等於“完全禁止”、“絕對不能用”的意思,而誰都能看出來,文章的本意並非如此。
此外,這篇文章最早在2001年就已經發佈過,時隔十多年,其所列藥品的名錄並未增加,文章卻被廣泛傳播,其中原因大概更多與社交媒體的火熱有關。
在此提醒讀者:關於用藥的網路文章鋪天蓋地,真真假假無從辨別。出於為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不要隨意相信,更不要不加思索地轉發。
做一個設想,去甲腎上腺素可能會在救命的時候使用,偏偏被列入所謂的“黑名單”。如果有家長對這個帖子深信不疑,在急救的關頭堅持不讓醫院用藥,耽誤了搶救,後果誰來承擔?
醫學、藥學很艱深,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假思索胡亂轉發所謂的“藥品黑名單”、“醫生忠告”、“醫院驚人真相”,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謊言的幫兇。
張 捷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