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三家創業板公司今上會 審核趨嚴多項問題待考

2016年07月29日 13:56: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發行審核從嚴監管的信號明確後,3家擬在創業板IPO的公司今天集中上會,其命運如何將具有一定標桿意義。證監會網站顯示,3家上會公司分別為珠海匯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匯金科技”)、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激智科技”)和杭州平治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治資訊”).

  記者注意到,證監會剛于7月14日披露對平治資訊的反饋意見和預披露更新文件,29日即安排其上會,在3家公司中推進效率最高;此外,激智科技與匯金科技的反饋意見披露時間分別是今年6月30日和2月2日。

  需要説明的是,按照審核程式,在反饋會與見面會之後,擬IPO公司需要進行反饋意見回復與預披露更新,此後經過初審會再安排上發審會審核。“在一定程度上來説,反饋回復的快慢與此後環節的推進速度,可側面反映公司申報材料的品質。”有投行人士稱。

  原老闆變同行“敵友”難辨

  原董事長離職再創業,不僅以“地板價”轉讓全部持股,還在離職後向原公司“輸送”了財務總監,激智科技與創始人金亞東的分分合合令人費解,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已對此予以關注。

  激智科技的保薦工作報告提到:金亞東是公司創始人之一,並自2008年10月起擔任公司董事長。2011年8月,金亞東不再擔任董事長,並於2011年12月將其所直接持有的全部股權,以每份1元的出資額價格轉讓給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彥。2010年11月,金亞東投資設立寧波長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陽科技”),從事與激智科技同行業業務。不僅如此,激智科技現任財務總監徐讚曾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任職于長陽科技,此後才來到激智科技。

  對IPO起到關鍵作用的財務總監,竟是來自於前老闆的同業公司,是基於個人意願的獨立選擇還是老朋友間的人才輸送?更何況,前老闆當初是以每份出資額1元的價格轉讓股份,基本等於“凈身出戶”,既沒有享受到溢價,更無緣分享IPO盛宴,中間是糾紛原因還是另有安排?

  對此,反饋意見也指出:請公司説明金亞東退出的真實原因,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安排,與公司及其股東之間是否存在爭議或潛在糾紛;説明金亞東低價轉讓股權的原因、真實性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商業邏輯、是否存在稅收風險;此外,還請公司説明長陽科技的主要業務、與激智科技的業務關係、與激智科技之間是否存在業務往來,二者的客戶、供應商是否存在重合等情況。

  終端客戶間接“突擊”入股

  除了核心人士的恩怨分合,激智科技終端客戶創維在公司申報IPO前不久突擊入股,或也會成為審核關注點。

  從時間上看,激智科技首次發佈預披露文件是在2014年10月31日。2014年6月12日,激智科技剛在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創維諮詢以2000萬元認購激智科技119萬股的方案。這次增資完成後,激智科技總股本由5850萬元增至5969萬元。

  記者注意到,創維諮詢隸屬於創維集團旗下,而創維又是激智科技的重要終端客戶。不僅如此,在終端客戶間接入股之前,激智科技還曾持有核心銷售客戶東莞軒朗6%的股權(2012年6月賣出),東莞軒朗在2013年是激智科技第一大銷售客戶,在2014年和2015年均位列第二大客戶,而東莞軒朗的終端客戶即是創維。

  對此,反饋意見指出:請公司説明轉讓東莞軒朗股權的真實原因,受讓方與發行人、發行人股東、董監高、其他核心人員、實際控制人、發行人股東及其關聯方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利益安排,受讓方是否存在股份代持等情形;報告期發行人與東莞軒朗的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此外,還請公司披露引進創維創投作為股東的真實原因,對公司業務拓展、發展戰略的影響;結合報告期發行人與創維間接交易、創維對發行人産品的實際使用、獨立第三方的定價等情況,説明交易的公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情形。

  三個月入股價漲七成

  匯金科技預披露材料顯示,2011年12月,外部個人投資者梁鐵民以2.97元/股價格受讓公司部分股權,2012年3月,宋昌林等4名外部個人投資者通過以5元/股價格受讓公司部分股權,2013年12月,創投機構衡贏真盛以10元/股的價格增資公司。如此算來,僅隔3個月,個人投資者前後入股價格卻相差70%。

  對於上述入股價差,證監會反饋意見開門見山地指出:請公司補充説明梁鐵民與宋昌林等其他4名外部投資人在短短三個月間入股價格差異巨大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請公司補充説明先後引入梁鐵民、宋昌林等5名個人投資者以及創投機構衡贏真盛作為股東的目的,其對發行人業務、技術以及公司管理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及具體影響;補充説明上述轉讓或增資價格及定價依據、投資倍數是否符合商業邏輯,出資資金的來源,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是否存在委託持股、信託持股,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

  一個客戶養半個公司

  對於匯金科技來説,農業銀行這個大客戶可謂養了半間公司。預披露材料顯示,匯金科技主營基於銀行現金、票據、印章等實物流轉內控風險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相關應用産品。按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下的客戶合併口徑統計,2013年至2015年,農業銀行均為公司第一大客戶,不過,來自農業銀行的銷售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在逐漸下降,分別為64.09%、54.68%、40.48%。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前五大客戶的統計,匯金科技在2014年報送的申請材料中並未完全披露,在證監會反饋意見的要求下,公司方於今年2月在更新材料中補充披露。

  有公司存在依賴銀行大客戶之嫌,還有公司涉嫌依賴電信運營商基地平臺,面臨第二個問題的是平治資訊。據披露,平治資訊收入主要來自移動閱讀業務,其中,來自電信運營商基地産品包的收入,分別佔當期移動閱讀業務收入的42.90%、72.31%、80.28%,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93%、54.25%、66.48%。

  證監會對平治資訊的反饋意見指出:請發行人補充説明並披露報告期內電信運營商基地産品包業務的市場規模、發行人所處的市場地位、佔有的市場份額、同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發行人的主要競爭優勢和劣勢、持續入圍並與基地平臺合作開展相關業務的原因、未來能否持續。

  此外,在諸如“喜馬拉雅聽書”、“懶人聽書”、“酷聽”等移動有聲閱讀競爭對手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平治資訊主要産品之一的“話匣子聽書”在報告期內收入持續下滑。反饋意見指出:請公司結合近年來移動APP市場的增長、移動APP産品線的擴張,補充説明並披露公司的經營環境是否發生了不利於公司的重大變化以及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持續盈利能力的具體影響。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