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16省市半年地方債發行3.77萬億 將超去年全年

2016年07月29日 09:18:5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進入7月,地方債發行在上半年提速的基礎上依然保持熱度。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27日,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已達3.77萬億元,逼近去年全年3.8萬億元的總發行量。

  其中,新增債券發行規模達9631億元,佔發行總額的25.56%。按照今年全國人大審批通過的赤字規模,2016年全年地方新增債券規模為1.18萬億元,由此,目前新增債券發行已超全年指標的八成。

  置換債券發行2.81萬億元。據全國人大對地方債的調研報告,2016年到期地方債規模大致為2.8萬億元,而目前置換債發行規模已經超過年內到期規模,由此看出,有些未到期的債券已經開始提前置換。

  分地區來看,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江蘇、山東、浙江、廣東、四川、湖北等發行量均在1800億元以上,發行額度最大的江蘇省達到2416.6億元,且有16個省市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量已超過2015年全年,尤其是廣東、湖北、山東、河北、天津比2015年全年發債量多增481億元、323億元、323億元、260億元和243億元。

  >>分析

  地方政府收支平衡壓力緩解

  事實上,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節奏呈現提速特點:一季度發行9554.2億元,二季度發行2.62萬億元。截至6月末,地方債託管量已達8.29萬億元。業內分析,上半年新增債券發行較快,這與地方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穩增長的項目對資金需求量大有關,也與地方政府發行計劃有關。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表示,從上半年趨勢來看,作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特點反映出我國在扭轉經濟增速下滑方面的力度。此外,我國實施了大規模的營改增,短期內確實需要用地方政府發債的方式去彌補減稅空間,因此可以説地方債有力地支撐了財稅體制改革。

  他還表示,目前置換債發行的比重比較高,超過七成。置換債的功能就在於更好完善債務期限結構,減輕政府債務利息負擔,因此高比例的發行有利於置換債功能的實現。

  中誠信國際研究諮詢部高級分析師付曉東指出,從上半年來看,4月發行規模最大,達1.06萬億元,6月發行1.03萬億元也超過了萬億規模。地方債發行規模增加,推動了財政性存款的上升。4月財政性存款比3月增加近1萬億元,5月財政性存款規模進一步增加。此外,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也是推動財政性存款增加的重要原因。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收支平衡壓力有所緩解。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