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教授"自稱屠呦呦朋友 向老太售3.88萬保健品

2016年07月07日 08:36:43  來源:華商報
字號:    

  如果你有38800元,會做什麼?無論是來趟出國遊或購買家電傢具,相信都夠了。可是,在連名字都沒搞清楚的“教授”的忽悠下,家住三橋的77歲的黨老太選擇了一次性購買54瓶保健品。

  “陳教授”稱這種藥貴得很

  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昨日上午,面對一桌子的保健品,黨老太告訴華商報記者,她長年身體不好,虛弱失眠,吃飯不行,經常尿頻尿急。前一陣住院時,被診斷有點抑鬱,其他各項指標都正常。

  儘管在醫院檢查沒什麼大問題,但黨老太還是老為自己的身體憂心忡忡。一天,老伴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説公司為老年人發禮品,邀請他們前往。老兩口7月4日上午就如約來到位於玉祥門西南角一棟大廈的8樓,這家公司沒有標牌,室內貼著“抱團養老”等字樣,他們發現還有二十多個老人。根據工作人員的指引,大家先在會議室裏填表登記自己有哪些不適,然後就逐個進入一間辦公室,一位看上去六七十歲的“陳教授”給大家看病。輪到黨老太時,“陳教授”很快地號了一下脈,診斷説需要下火,給她開些藥,一個月身體就能變好。

  黨老太和老伴説,這位“陳教授”説得非常神奇,説自己是給高幹看病的,和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是朋友,曾幫助中央首長起死回生,多活了十幾年。又説這種藥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貴得很,看黨老太症狀典型,給予特殊照顧,不能讓人看見,還不讓給孩子説。

  治病心切的黨老太聽得十分心動,問了藥價,“陳教授”説要八九萬元,還問黨老太在銀行存了多少錢,黨老太説最多也就4萬元。於是,“陳教授”進行了“優惠”,算出了38800元的價格,總共兩種“藥”6大盒54瓶。隨後,兩位工作人員打的陪同黨老太和老伴去銀行取錢,並連藥和人一起送回了家。

  回家覺得上當了

  不敢吃那些藥

  回家後,看著買回來的“藥”,黨老太覺得不踏實了。她讓孫子看了看,發現是保健品不是藥品,而且説明寫著“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再查發現網上有賣的,1瓶280元,而自己買的1瓶平均720元,她認為自己上當受騙了。

  “我當時就不讓她買,老伴兒聽不進去非要買。”黨老太的老伴張師傅説,黨老太因為身體不好治病心切,聽“陳教授”説得神乎其神的,一吃就可以多活10年,她就糊塗了。老伴一個月退休金3000多元,這回買保健品幾乎就花了她一年的退休金。

  華商報記者看到,兩種保健品分別是參杞康源和介入因子,根據瓶子上的説明,功能均為免疫調節,適宜免疫力低下人群,不能代替藥物。收款收據顯示,介入因子3盒共2萬多元,參杞康源3盒1.4萬餘元,總共38800元。

  “真後悔花了這麼多錢,買回來都不敢吃。”張師傅説,因為想退貨,自己給當時送他們回家取錢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對方説錢已匯到北京,沒辦法了。

  現場退還2萬元

  餘款承諾儘快退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將此事向蓮湖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了反映,環城西路食品藥品監管所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經檢查,該公司名為西安禦食康商貿有限公司,有保健食品銷售證照,但現場未見到張師傅老兩口購買的兩種産品的索證索票、檢驗報告等。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公司才開,索證索票都有,隨後會拿到監管所。

  張師傅問負責人怎麼知道他電話的,負責人表示是通過發傳單了解到的,而“教授”是生産廠家帶過來的,他只是組織好老人,廠家會帶産品來銷售。

  隨後,執法人員要求該公司積極處理消費者投訴,該公司負責人現場給張師傅退還2萬元,同時寫了一張欠條,剩餘的18800元會儘快退還。“以後再也不會胡買保健品了。”拿著退款,張師傅高興地説。

  蓮湖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老年人,有病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保健品不能治病,切勿一次購買鉅額産品,不要相信來歷不明的“教授”“神醫”,以免上當受騙。

  保健品市場瘋長:

  中國保健品年銷2000億 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了《保健食品消費者認知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約七成消費者對國內保健食品市場總體評價“不太滿意”,超六成消費者不相信所謂“保健食品”廣告宣傳。

  保健品市場瘋長背後:對老人跪地行銷 傳銷式洗腦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保健品公司打親情牌,用虛假、誇大的行銷方式忽悠老人購買産品,而當老人發現問題時,又陷入維權困境。

  老年人為購買主力:

  玉石床稱治百病 老太為買床不惜與女兒斷絕關係

  記者第一次接到余女士電話時,她的媽媽鄧婆婆正在跟家人鬧彆扭,説是如果不同意買那張“玉石床”,就要跟余女士“斷絕母女關係”。

  老太花7000元買"神藥"被騙 兒子退貨被斥不孝

  “我媽花了近7000元買了兩盒葛根粉,説是治病的‘神藥’,可是我們回來一看,竟然是食品的編號,感覺受騙了。”

  老年人為何癡迷保健品:

  老人4年花20萬買保健品:寂寞但有錢 想找人陪

  在這些容易受騙的老人背後,並非都是不管不問的兒女。相反,很多做子女的都是作為老人的“第一道防線”,態度堅決地攔著父母買保健品。不過,在兒女眼裏,父母卻像著了魔一樣,越勸越要買。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